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水栀根

水栀根

《中药大辞典》:水栀根

药材名称水栀根

拼音Shuǐ Zhī Gēn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栀"条。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解热凉血,镇静止痛,疏风除湿。

复方①治黄肿黄疽:水栀根二至四两,切碎,水煎服。

②治关节炎:水栀根二至四两,猪蹄半斤,黄酒二两。水煎服。

③治牙痛:水栀根一两,切碎,水煎内服或口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栀根

药材名称水栀根

拼音Shuǐ Zhī Gēn

英文名root of Largeflower Gardenia

别名大花栀子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var. Grandiflora Nakai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大花栀子,常绿灌木。枝绿色,幼枝具垢状毛。叶对生或3叶轮生;具短柄;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4cm,宽2-5cm,先端渐尖或短尖,全缘,两面光滑,花大,单生于枝端或叶腋,径约7cm,花白色,极香;花萼裂片6,线状;花冠裂片广倒披针形;雄蕊6,花药线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头棒状。果实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7cm,径1-1.5cm,黄色,纵棱较高,果皮厚,花萼宿存。花期5-7月。果期8-11月。

性味甘;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祛风止痛。主湿热黄疸;风湿关节痛;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旱柳

    药材名称旱柳拼音Hàn Liǔ别名杨柳、山杨柳来源杨柳科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以根、根须、皮、枝、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四川。性味苦,寒

  • 鸭跖草

    《中国药典》:鸭跖草药材名称鸭跖草拼音Yā Zhí Cǎo英文名HERBA COMMELINAE别名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来源本品

  • 柘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柘木白皮药材名称柘木白皮拼音Zhè Mù Bái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去掉栓皮的树皮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吉祥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吉祥草药材名称吉祥草拼音Jí Xiánɡ Cǎo别名小青胆、小叶万年青、玉带草、观音草来源为百合科吉祥草属植物吉祥草Reineckea carnea (Andr

  • 金腰燕

    药材名称金腰燕拼音Jīn Yāo Yàn别名巧燕来源雀形目燕科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L.,以肉入药。原形态金腰燕大小似家燕,上体蓝黑色,腰有显着的栗黄色横带,下体棕白色。生境

  • 石栗子

    《中药大辞典》:石栗子药材名称石栗子拼音Shí Lì Zi别名海胡桃(《桂海虞衡志》),黑桐油(《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大棘科植物石栗的种子。秋季桌熟时采收,取

  • 京大戟

    《中国药典》:京大戟药材名称京大戟拼音Jīnɡ Dà Jǐ英文名RADIX EUPHORBIAE PEKINENSIS别名大戟、龙虎草、天平一枝香、膨胀草、将军草、震天雷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

  • 横经席叶

    《中药大辞典》:横经席叶药材名称横经席叶拼音Hénɡ Jīnɡ Xí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藤黄科植物薄叶胡桐的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

  • 南蛇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蛇藤药材名称南蛇藤拼音Nán Shé Ténɡ别名合欢花[东北]、南蛇风、黄果藤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

  • 木防己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防己药材名称木防己拼音Mù Fánɡ Jǐ别名土防己[江西]、青藤根[广东]、青藤香、钻骨龙、金锁匙[广东]来源为防己科木防己属植物木防己Coculus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