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楮树白皮

楮树白皮

《中药大辞典》:楮树白皮

药材名称楮树白皮

拼音Chǔ Shù Bái Pí

别名谷木皮(《吴普本草》),楮树皮(《别录》),谷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济总录》),构皮(《草木便方》)。

出处《纲目》

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树皮韧皮部

性味①《药性论》:"甘,平,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甘涩,气平,无毒。"

功能主治行水,止血。治水肿气满、气短咳嗽,肠风血痢,妇人血崩。

①《吴普本草》:"治喉闭痹。"

②《别录》:"逐水,利小便。"

③《药性论》:"治水肿气满。"

④《纲目》:"煮汁酿酒饮,治水肿入腹,短气咳嗽。为散服,治下血血崩。"

⑤《本草汇言》:"顺气利水,凉血止血。"

⑥《草木便方》:"洗瘾疹。"

⑦《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酿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点眼。

复方①治男子女人新久肿,得暴恶风入腹;妇人新产上圊风入脏,腹中如马鞭者,嘘吸短气咳嗽:楮皮枝叶一大束,切,煮取汁,随多少酿酒,但服醉为佳,不过三、四日肿减,瘥后可常服之。(《千金方》)

②治肠风下血:秋后采楮皮阴干,为末,酒调三钱,空心服,入麝香少许。(《普济方》)

③治血痢血崩:楮树皮、荆芥等分。为末,冷醋调服一钱。(《世医得效方》)

④治眼中翳重者:楮白皮,暴干,合作小绳子,火烧作灰,待冷,随便以灰点翳上。(《外台秘要方》)

⑤治鱼骨哽咽:楮树嫩皮捣烂为丸,水下二、三十丸。(《卫生易简方》)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纱纸树(构树)二层皮1两,少年红(为茜草科植物剑叶耳草5钱,鱼腥草5钱,均用鲜品。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共治233例。服药10天,临床治愈41例(17.6%),显效63例(27.4%)。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楮树白皮

药材名称楮树白皮

拼音Chǔ Shù Bái Pí

别名楮树皮、楮白皮、楮皮、构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构树除去外皮内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Marus papyrifera 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剥取树皮,除去外皮,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壮,密生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10cm,密被柔毛;叶片膜质或纸质,阔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5-15(-20)cm,宽4-10(-15)cm,不分裂或3-5裂,尤以幼枝或小树叶较明显,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略偏斜,边缘有细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被粗伏毛,下面灰绿色,密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葇荑花序,直径l-1.5cm,总花梗长l-1.5cm;雄花具短柄,有2-3小苞片,花被4裂,基部合生,雄蕊4;雌花苞片棒状,被毛,花被管状,雌蕊散生于苞片间,花柱细长,线形,被短毛,具粘性。聚花果肉质,呈球形,直径约2cm,成熟时橙红色。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村寨道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楮树皮层含楮树黄酮醇(broussoflavonol)A、B和楮树查耳酮(broussochalcone)A、B[2]。还含三萜类,甾体与链烷烃和链烷醇类化合物。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止血。主小便不利;水肿胀痛;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酿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点眼。

复方①治男子女人新久肿,得暴恶风入腹;妇人新产上圊风入脏,腹中如马鞭者,嘘吸短气咳嗽:楮皮枝叶一大束,切,煮取汁,随多少酿酒,但服醉为佳,不过三、四日肿减,瘥后可常服之。(《千金方》)②治肠风下血: 秋后采楮皮阴干,为末,酒调三钱,空心服,入麝香少许。 (《普济方》)③治血痢血崩: 楮树皮、荆芥等分。为末,冷醋调服一钱。 (《世医得效方》)④治眼中翳重者: 楮白皮,暴干,合作小绳子,火烧作灰,持冷,随便以灰点翳上。(《外台秘要方》)⑤治鱼骨哽咽: 楮树嫩皮捣烂为丸,水下二、三十丸

各家论述1.《吴普本草》:治喉闭痹。

2.《别录》:逐水,利小便。

3.《药性论》:治水肿气满。

4.《纲目》:煮汁酿酒饮,治水肿入腹,短气咳嗽。为散服,治下血血崩。

5.《本草汇言》:顺气利水,凉血止血。

6.《草木便方》:洗瘾疹。

7.《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痔疮。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纱纸树(构树)二层皮1两,少年红[为茜草科植物剑叶耳草( Oldenlandia lancea(Thunb.) O.Ktze.]5钱,鱼腥草5钱,均用鲜品。水煎,每日 1剂,分3次服。共治233例,服药10天,临床治愈41例(17.6%),显效63例(27.4%)。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雪山甘草

    药材名称雪山甘草别名土甘草[云南丽江]、假秦艽来源唇形科雪山甘草Phlomis betonicoides Diels,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四川。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健脾。主治消

  • 金榭榴

    药材名称金榭榴拼音Jīn Xiè Liú别名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金石榴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ua ikdganuu Hook.f.采收和储藏:5-6月花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小

  • 博落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博落回药材名称博落回拼音Bó Luò Huí别名号筒梗、三钱三、泡通珠、博落筒来源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

  • 牛屎树

    药材名称牛屎树拼音Niú Shǐ Shù别名桤木皮(《天宝本草》),罗拐木、菜壳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桦木料植物桤木的嫩叶及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乔

  • 小鱼眼草

    药材名称小鱼眼草拼音Xiǎo Yú Yǎn Cǎo别名小鱼眼草、菊叶鱼眼草来源菊科鱼眼草属植物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及菊叶鱼眼草D.

  • 升登

    药材名称升登拼音Shēnɡ Dēnɡ别名生等、森等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西藏猫乳的木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ella gilgitica Mansf.et Melch.采收和储藏:全年可

  • 岩檀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檀香药材名称岩檀香拼音Yán Tán Xiānɡ别名山檀香、土地瓜、山梨儿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苍山越橘Vaccinium delavayi Franch.

  • 蓖麻叶

    《中药大辞典》:蓖麻叶药材名称蓖麻叶拼音Bì Má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叶。性状干燥叶片大多破碎皱缩,完整者呈掌状深裂,径20~40厘米,裂片卵状披针

  • 藏青杠

    药材名称藏青杠来源壳斗科藏青杠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寒热夹杂,泻痢,肠炎及哮喘。用法用量3~5分。备注

  • 石蜐

    《中药大辞典》:石蜐药材名称石蜐拼音Shí Jié别名紫蜐(《苟子》),龟脚(《纲目》),龟脚蛏(《纲目拾遗》),观音掌(《药材资料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铠茗荷儿科动物石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