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桑霜

桑霜

《中药大辞典》:桑霜

药材名称桑霜

拼音Sānɡ Shuānɡ

别名木硇(《本草经疏》)。

出处《纲目》

来源桑柴灰汁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

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噎食积块。"

②《本草经疏》:"钻筋透骨,敷痈疽,拔疔,引诸散毒药攻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桑霜

药材名称桑霜

拼音Sānɡ Shuānɡ

别名木硇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本草经疏》:桑霜,即(桑柴)灰汁以桑皮绵纸衬淘箩底,用滚水淋下,磁器盛之,重汤煮干。得丹砂、雄黄乳香没药牛黄、龙脑香、红白药子、白及、白敛敷一切肿毒,止痛,追毒。得铁锈蟾酥可拔疔。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柴灰汁经过滤,取滤液蒸发所得的结晶状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 alba L.

采收和储藏:取桑柴灰,用热水浸泡,适当搅拌,静置,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再经加热蒸干,收取干燥的结晶状物,装入瓶(罐)中,加盖。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外,多为人工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呈结晶块状物,棕褐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质脆。气微,味微苦、咸。

性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散积。主痈疽疔疮;噎食积块

用法用量内服:3-6g,冲烊入汤剂。外用:适量,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叶蕉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蕉药材名称竹叶蕉拼音Zhú Yè Jiāo别名戈燕[傣名]来源竹芋科竹叶蕉Donax canaeformis (Forst.)K. Schum.,以块根或茎

  • 云实根

    《中药大辞典》:云实根药材名称云实根拼音Yún Shí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云实"条。性味苦辛,温。①《

  • 吴茱萸叶

    《中药大辞典》:吴茱萸叶药材名称吴茱萸叶拼音Wú Zhū Yú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吴茱萸"条。化学

  • 蛇头草

    药材名称蛇头草别名华东蒟蒻来源天南星科蛇头草Amorphophallus sinensis Belva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华东。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消肿散结,解毒,止痛,化痰。主治痈疖肿毒,

  • 鹅骨梢

    药材名称鹅骨梢别名密花树来源紫金牛科鹅骨梢Rapanea neriifolia (Sieb. et Zucc.) Mez,以叶、根皮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中南、西南。性味淡,寒。功能主

  • 大叶凤尾

    药材名称大叶凤尾拼音Dà Yè Fènɡ Wěi别名双凤尾、金鸡尾(《西藏常用中草药》),凤尾草、大叶井口边草、狼牙草(《陕西草药》),井口边草、井边草(《云南中草药选》

  • 马心

    《中药大辞典》:马心药材名称马心拼音Mǎ Xīn出处《别录》来源马科动物马的心脏。功能主治《别录》:"主喜忘。"注意盂诜:"患痢人不得食。"复方治心昏多忘:马、

  • 沙糖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糖根药材名称沙糖根拼音Shā Tánɡ Gēn别名荞花黄连、小兰花、小红参来源茜草科沙糖根Hedyotis capitellata Wall. ex G. Don[Ol

  • 茅栗仁

    《中药大辞典》:茅栗仁药材名称茅栗仁拼音Máo Lì Ré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茅栗的种仁。功能主治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失眠。茅栗种

  • 茸毛木蓝

    药材名称茸毛木蓝拼音Rónɡ Máo Mù Lán别名山红花、血人参、红苦刺来源豆科茸毛木蓝Indigofera stachyoides Lindl.,以根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