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枣核

枣核

《中药大辞典》:枣核

药材名称枣核

拼音Zǎo Hé

出处《别录》

来源鼠李科植物果核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大枣"条。

性味《纲目》:"燔之,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胫疮,走马牙疳。

①《别录》:"三岁陈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气。"

②《纲目》:"核,烧、研,掺胫疮良。"

复方①治走马牙疳:陈年南枣核,,娆灰研求掺之。(王坫桂《不药良方》)

②治跟疾红线锁目:取南枣核二十一粒,将核截两端去仁净,以铜绿塞孔中,仍将枣核合上,以纸封贴,一起放炉中烧红取出,以碗盖存性。每日只用七个,研极细末,谓乳汁抹三日。(《纲目拾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枣核

药材名称枣核

拼音Zǎo Hé

英文名Seed of Common Jujube, Seed of Chinese Date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果核。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us jujuba Mill.

采收和储藏:加工枣肉食品时,收集枣核。

原形态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m。有长枝、短枝和新枝,长枝平滑,无毛,幼枝纤细略呈“之”形弯曲,紫红色或灰褐色,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cm,粗直,短刺下弯,长4-6mm;短枝短粗,长圆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6mm,长枝上的可达1cm;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长3-7cm,宽2-4cm,先端钝圆或圆形,具小尖头,基部稍偏斜,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沿脉被疏柔毛;基生三出脉。花黄绿色,两性,常2-8朵着生于叶腋成聚伞花序;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5,倒卵圆形,基部有爪;雄蕊5,与花瓣对生,着生于花盘边缘;花盘厚,肉质,圆形,5裂;子房2室.与花盘合生,花柱2半裂。核果长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cm,直径1.5-2cm,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核两端锐尖。种子扁椭圆形,长约1cm。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全国各地广为栽培,栽培品种甚多。

资源分布:原产我国,现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种植。

性味苦;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敛疮。主臁疮;牙疳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后研末敷。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三岁陈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气。

2.《本草纲目》:核,烧、研,掺胫疮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瓜皮

    药材名称黄瓜皮拼音Huánɡ Guā Pí别名金衣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刨下果皮,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一

  • 大石枣

    药材名称大石枣拼音Dà Shí Zǎo英文名Kansu Crabappl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陇东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kansuensis (

  • 球果藤

    药材名称球果藤拼音Qiú Guǒ Ténɡ英文名root of Berry-bearing Aspidocarya别名表藤、淮通、汉防已、土防已。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防

  • 女菀

    《中药大辞典》:女菀药材名称女菀拼音Nǚ Wǎn别名白菀、织女菀(《吴普本草》),女宛(《本草经集注》)。女肠(《广雅》),羊须草(《雷公炮炙论》),茆(《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

  • 小蕨萁

    药材名称小蕨萁拼音Xiǎo Jué Qí别名小蕨鸡、白粉蕨、华北粉背蕨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薄鳞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lepidium kuhnii(Milde)Hsing

  • 长柄赤车

    药材名称长柄赤车拼音Chánɡ Bǐnɡ Chì Chē别名半边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柄赤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lioniat soongii(Merr.)Merr.[Polyc

  • 刀灰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刀灰树药材名称刀灰树别名光叶山矾、滑叶常山来源山矾科刀灰树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平。功能主

  • 辽东栎

    药材名称辽东栎拼音Liáo Dōnɡ Lì别名青冈、杠木、小叶青冈、青冈柳、柴树来源壳斗科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以果实、壳斗、树皮、根皮入

  • 白叶刺根

    药材名称白叶刺根拼音Bái Yè Cì Gēn出处福建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原形态福建胡颓子,又名:椬梧。常绿直立灌木,高1~2米。枝具长棘刺,幼枝被褐色鳞片

  • 芒根

    《中药大辞典》:芒根药材名称芒根拼音Mánɡ Gēn别名芭茅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国药提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的根,秋、冬采收。功能主治治咳嗽,白带,小便不利。①《分类草药性》:&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