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朴树叶

朴树叶

《中药大辞典》:朴树叶

药材名称朴树叶

拼音Pò Shù Yè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榆科植物朴树叶片

功能主治叶汁,治漆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朴树叶

药材名称朴树叶

拼音Pò Shù Yè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榆科植物朴树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tis tetrandra Roxb.subsp.sinensis(Pers.)Y.C.Tang[C.sinensis Pers.;C.labilis Schneid.]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色,平滑;一年生枝被密毛,后渐脱落。叶互生,叶柄长3-10mm;叶片革质,通常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基出3脉。花杂性,同株,1-3朵,生于当年枝的叶腋,黄绿色,花被片4,被毛,雄蕊4;柱头2。核果单生或2个并生,近球形,熟时红褐色;果柄与叶柄近等长;果核有凹陷和棱脊。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丘陵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叶南及陕西、台湾、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破碎,完整者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尖,基部偏斜,边缘中上部有浅锯齿,上面无毛,棕褐色,下面叶脉上有少数毛茸或无毛,榨黄色;叶柄长5-10mm,被柔毛。气微,味淡。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漆疮;荨麻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烂取汁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菥蓂

    《全国中草药汇编》:菥蓂药材名称菥蓂拼音Xī Mínɡ别名败酱草、遏蓝菜来源十字花科菥蓂属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以全草及种子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夏秋采果枝,晒干

  • 柳枝

    《中药大辞典》:柳枝药材名称柳枝拼音Liǔ Zhī别名杨柳条(《摘元方》),柳条(《芷园臆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枝条。全年可采。原形态垂柳,又名:小杨(《说文》),杨柳(《本草

  • 岩谷伞

    药材名称岩谷伞拼音Yán Gǔ Sǎn别名茴心草(《云南中草药》),茴新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真藓科植物暖地大叶藓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苔藓类植物,体较大,鲜绿色或

  • 熏衣草

    药材名称熏衣草拼音Xūn Y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熏衣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Lavandula vera DC.]采收和

  • 密纹薄芝

    药材名称密纹薄芝拼音Mì Wén Báo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密纹薄芝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noderma tenue Zhao,Xu et Zhang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

  • 绿结鸡骨

    《中药大辞典》:绿结鸡骨药材名称绿结鸡骨拼音Lǜ Jié Jī Gǔ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的骨。性味甘咸,微温。功能主治强筋壮骨。治风湿骨痛,趺打伤积。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单叶铁线莲

    药材名称单叶铁线莲拼音Dān Yè Tiě Xiàn Lián别名地里根、雪里开、拐子药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单叶铁线莲Clematis henryi Oliv.,以膨大

  • 乌藨连

    《中药大辞典》:乌藨连药材名称乌藨连拼音Wū Pāo Lián别名乌泡连、山羊臭、如意草、母犁头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堇菜科植物荁的全草、根茎。秋后采收。原形态多

  • 伏毛苎麻

    药材名称伏毛苎麻拼音Fú Máo Zhù Má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研究》。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伏毛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 var. Ni

  • 太白艾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艾药材名称太白艾拼音Tài Bái ài来源菊科太白艾Tanacetum variifolium (Chang)L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