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扭鞘香茅

扭鞘香茅

药材名称扭鞘香茅

拼音Niǔ Qiào Xiānɡ Máo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gon tortilis(Presl)A.Camus[Amthistiria tortilis Pres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扭鞘香茅 多年生草本。有细韧的须根。秆直立,高50-120cm,节有白色微小毛茸。叶鞘无毛,基部鞘多破裂反卷,呈现棕红色;叶片线形,长30-50cm,宽4-6mm。总状花序成对由舟形佛焰苞中伸出,组成大而密集的假圆锥花序,长25-35cm,总状花序长8-18mm,红棕色或紫色,佛焰苞长12-15mm;小穗成对着生,在基部有1-2个同性对(同为雄性或中性),均无毛,在上部各节的小穗则为异性对(为两性的无柄小穗和雄性与中性的有柄小穗);无柄的小穗长圆状被针形,长3.5-5mm,基盘有微毛,有1膝曲的芒,芒长10-15mm,有2枚几等长的颖;第1外稃膜质,长圆形,第2外稃狭窄,2裂,裂处伸出芒,内稃小或不存在;有柄小穗3.5-5mm,无芒,小穗柄通常被长0.5-1mm的白色柔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村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以至西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长50-120cm,节部被白粉状微小毛茸。叶线形,长30-50cm,宽4-6mm,上面基部有细小毛茸:叶鞘无无,叶舌长2-5mm。先端钝圆。无毛,有香气

性味辛;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行气和胃。主风热感冒;胸腹胀满;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酒浸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丝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子药材名称丝瓜子拼音Sī Guā Zǐ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

  • 奴柘刺

    《中药大辞典》:奴柘刺药材名称奴柘刺拼音Nú Zhè Cì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种植物小柘树的棘刺。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小温,无毒。"功能主治

  • 星毛蕨

    药材名称星毛蕨拼音Xīnɡ Máo Jué英文名Prolific Ampelopteris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星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

  • 香唐松草

    药材名称香唐松草拼音Xiānɡ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马尾黄连、土黄连、马尾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香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foetidum L.采收

  • 卤地菊

    《中药大辞典》:卤地菊药材名称卤地菊拼音Lǔ Dì Jú别名黄花龙舌草(《福建民间草药》),龙舌三尖刀、龙舌草、三尖刀、黄花冬菊、黄野蒿(《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

  • 白金古榄

    药材名称白金古榄拼音Bái Jīn Gǔ Lǎn别名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的块根。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三筒

  • 圣罗勒

    药材名称圣罗勒拼音Shènɡ Luó Lè别名神罗勒、九层塔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圣罗勒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cimum sanctum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圣罗勒,

  • 水晶花

    《中药大辞典》:水晶花药材名称水晶花拼音Shuǐ Jīnɡ Huā别名四块瓦(《广西中兽医药植》),土细辛、豆皮香、白开喉箭(《广西药植名录》),四叶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银线草(《浙江民间常用

  • 锯齿溪蟹

    药材名称锯齿溪蟹拼音Jù Chǐ Xī Xiè英文名Crenated Crab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溪蟹科动物锯齿溪蟹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amon denticu

  • 侧柏叶

    《中国药典》:侧柏叶药材名称侧柏叶拼音Cè Bǎi Yè英文名CACUMEN PLATYCLADI别名扁柏、香柏、柏树、柏子树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