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托腰散

托腰散

药材名称托腰散

拼音Tuō Yāo Sàn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萝藦种植物朱砂。秋、冬采根,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根肉质,较粗,支根粗细相近。茎绿色,分枝;小枝纤细,被不明显的微毛。单叶对生;具柄;叶片厚纸质;心状卵形或心状圆形或近戟形,长4~10厘米,边缘浅波状,上面绿色,被极稀疏伏柔毛,下面灰白色或淡绿色,近无毛。伞形花序腋生;花萼5深裂,裂片卵状矩圆形,边缘有睫毛;花冠轮状,裂片旋转排列,内面有柔毛;副花冠的鳞片5片,肥厚膨大,肉质,先端分离;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蓇葖果,长角状,平滑。种子褐色,顶端有丝状束毛。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疏灌丛中。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性味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强筋骨,除风湿,明目。治胃痛,腹痛,腰胀痛,跌打损伤,有强壮之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扒地蜈蚣

    药材名称扒地蜈蚣别名扛棺回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扒地蜈蚣Tylophora renchangii Tsiang.,以叶入药。随时可采,晒干,一般鲜用。性味微酸、涩,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用于各种

  • 苦荞头

    《中药大辞典》:苦荞头药材名称苦荞头拼音Kǔ Qiáo Tóu别名荞叶七(《陕西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蓼科植物苦养麦的根及根茎。8~10月采收。原形态苦荞麦(《纲目

  • 假荔枝根

    药材名称假荔枝根拼音Jiǎ Lì Zhī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的根或根皮。原形态野木瓜,又名:假荔枝、绕绕藤、沙藤。常绿木质藤本。茎枝无毛。掌状复叶,互生;小

  • 山楂叶

    《中药大辞典》:山楂叶药材名称山楂叶拼音Shān Zhā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叶。功能主治叶和花泡茶服可治高血压。《肘后方》:"茎叶煮汁,洗漆疮。&qu

  • 水葫芦根

    药材名称水葫芦根拼音Shuǐ Hú Lu Gēn别名土冬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和尚菜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enocaulon himalaicum Edgew. [A.adhaere

  • 黄杨根

    《中药大辞典》:黄杨根药材名称黄杨根拼音Huánɡ Yánɡ Gē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或细叶黄杨的根。功能主治治筋骨疼痛,目赤肿痛,吐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

  • 芝麻菜

    药材名称芝麻菜拼音Zhī Mɑ Cài别名金堂葶苈、葶苈子、苦葶苈。出处芝麻菜,《滇南本草》始着录:"味甘、平,性微寒。治中风、暑热之症。"《植物名实图考》云:"芝麻菜,生云南。如初生菘菜,抽茎开四瓣

  • 高脚落山箕根

    药材名称高脚落山箕根拼音Gāo Jiǎo Luò Shān Jī Gēn英文名Bredia sinensis (Diels)H.L.Li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中华野海棠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黄毛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毛耳草药材名称黄毛耳草拼音Huánɡ Máo ěr Cǎo别名拖地莲、铺地蜈蚣、白头走马仔、细种节节花、蜈蚣草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黄毛耳草Hedyotis c

  • 海鳗头

    药材名称海鳗头拼音Hǎi Mán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头。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采收和储藏:捕后,剁下头,洗净,鲜用。原形态海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