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岩枇杷

岩枇杷

药材名称岩枇杷

拼音Yán Pí Pá

别名莴苣、蛛毛苣苔、回生草、红毛旋蒴、苣苔、旋蒴苣苔、消毒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锈毛旋蒴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a rufercens Franch.[Paratboea rufescens(Franch.)Bunt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锈毛旋蒴苣苔,多年生草本,茎极短,长2-10cm。密被锈色毡毛。根状茎粗壮,木质化,长4.5-12cm。叶对生,密集于茎近顶端;叶柄长1.5-7cm;叶片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3-12cm,宽2-5.5cm,先端钝,基部圆形,边缘密生小钝齿,两面均被柔毛和毡毛,侧脉5-6对,上面不明显。聚伞花序伞状,成对腋生,通常具 5-10花;花序梗长4-8.5cm,被锈色毡毛,果期逐渐脱落近至无毛;苞片2,卵形,被短毡毛;花梗细,长约6mm;花萼5深裂,裂片线形;花冠狭钟状,淡紫色,稀为紫红色,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裂片近相等;雄蕊2,花丝上部膨大似囊状,具短柔毛,花药先端连着;子房狭长圆形,柱头头状。蒴果线形,长3.5-4.5cm,螺旋状卷曲。花期6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600m石山岩石隙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及云南。

性味味甘;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固脱;解毒。主咳嗽;子宫脱垂;痈疮红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服。外用:鲜草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薴麻

    药材名称野薴麻拼音Yě Nínɡ Má别名八楞马、大接骨、大糯叶、双合合(《云南中草药选》),八楞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呼光(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荨麻科植物暹

  • 牛角(角思)

    药材名称牛角(角思)拼音Niú Jiǎo ( Jiǎo Sī )英文名osteoid marrow in ox horn, osteoid marrow in buffalo horn别名牛角胎、牛角

  • 胡枝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胡枝子药材名称胡枝子拼音Hú Zhī Zǐ别名扫皮、随军茶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s Turcz.,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辛、

  • 密蒙花

    《中国药典》:密蒙花药材名称密蒙花拼音Mì Ménɡ Huā英文名FLOS BUDDLEJAE别名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锦花、黄花醉鱼草来源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

  • 大叶樱叶

    药材名称大叶樱叶拼音Dà Yè Y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大叶桂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nurocerasus spinulosa(Sieb.et Zucc.)Schneid.[

  • 大泡通皮

    《中药大辞典》:大泡通皮药材名称大泡通皮拼音Dà Pào Tōnɡ P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茎皮。功能主治《贵州民间药物》:"治未破

  • 方榄

    药材名称方榄拼音Fānɡ Lǎn别名三角榄。出处方榄始载于《纲目》橄榄条下,云:“又有一种方榄,出广西两江峒中,似橄榄而有三角或四角…”所述与本种相符。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方榄的果

  • 小飞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飞蓬药材名称小飞蓬拼音Xiǎo Fēi Pénɡ别名破布艾、鱼胆草、竹叶艾、臭艾、小山艾来源本品为菊科飞蓬属植物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 L.,以全草或鲜叶入

  • 榠樝

    《中药大辞典》:榠樝药材名称榠樝拼音Mínɡ Zhā别名木李(《诗经》),蛮樝、瘙樝(《本草拾遗》),木梨(《埤雅》),海棠(《广州植物志》),土木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经集注》

  • 槠子皮叶

    《中药大辞典》:槠子皮叶药材名称槠子皮叶拼音Zhū Zǐ Pí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树皮及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槠子"条。功能主治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