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白花苏

小白花苏

《中药大辞典》:小白花苏

药材名称小白花苏

拼音Xiǎo Bái Huā Sū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玄参科植物独脚金全草。夏、秋采集。切碎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簇生或单生,高20~50厘米。茎直立,一般不分杖或少分枝。叶疏少,生于下部的对生或近互生,生于上部的互生,叶片线形,长1~2.5厘米,宽O.2~0.3厘米。稀疏的穗状花序顶生,梢端花渐密集;小花紫蓝色或白色。蒴果,瓶形,萼宿存。种子多数。

生境分部常寄生于其它植物的根上。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渗湿,利尿。治膀胱炎,尿道炎,肾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白花苏

药材名称小白花苏

拼音Xiǎo Bái Huā Sū

英文名Herb of Big Striga

别名干草、小白花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大独脚鑫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iga masuria (Ham. Xe Benth.)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独脚金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被刚毛。茎直立,一般不分枝或少分枝,四棱形。叶生于下部的对生或近互生,上部的互生;叶片全部线形,长2-3cm,宽0.2-0.3cm。花单生,少在茎顶端集成穗状花序;花萼长约1cm,果期增大,具15条棱,裂片几乎与筒部等长,条状椭圆形;花冠粉红色、白色或黄色,花冠筒长近2cm,近先端向前弯曲,上唇短于下唇的一半,叉状凹缺;雄蕊4,二强,内蒙。蒴果卵圆状,长约6mm。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清热利湿。主小儿疳积;食欲不振、黄疸、水肿、小便淋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蓝花绿绒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花绿绒蒿药材名称蓝花绿绒蒿来源罂粟科蓝花绿绒蒿Meconopsis henrici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涩,微温。功能主治镇痛调经,活血散瘀。主治胃

  • 麦冬

    《中国药典》:麦冬药材名称麦冬拼音Mài Dōnɡ英文名RADIX OPHIOPOGONIS别名麦门冬、沿阶草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

  • 藤金合欢

    药材名称藤金合欢别名南蛇公、小样南蛇簕来源豆科藤金合欢Acacia sinuata (Lour.) Mer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腹痛急剧:鲜叶捣烂取

  • 老头草

    《中药大辞典》:老头草药材名称老头草拼音Lǎo Tóu Cǎo别名小矛香艾(《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老头艾(《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火绒草的全草

  • 杉塔

    药材名称杉塔拼音Shān Tǎ别名杉果、杉树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杉木的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Pinus lanceol

  • 蘡薁

    《全国中草药汇编》:蘡薁药材名称蘡薁拼音Yīnɡ Yù别名野葡萄、山葡萄来源葡萄科葡萄属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 Hance [ V. thunbergii Sieb. et

  • 扁藤叶

    《中药大辞典》:扁藤叶药材名称扁藤叶拼音Biǎn Té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的叶。功能主治治下肢溃疡。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摘录《中药大辞典》

  • 秋唐松草

    药材名称秋唐松草拼音Qiū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烟锅草、东亚唐松草来源毛茛科秋唐松草Thalictrum thunbergii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化

  • 玉簪花

    《中药大辞典》:玉簪花药材名称玉簪花拼音Yù Zān Huā别名内消花(《海上方》),玉簪(《春渚纪闻》),白鹤花(《品汇精要》),白鹤仙(《纲目》),白萼(《群芳谱》),白玉簪、小芭蕉(《

  • 女娄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娄菜药材名称女娄菜拼音Nǚ Lóu Cài别名野罂粟[昆明]、罐罐花、对叶草、对叶菜[贵州]来源石竹科女娄菜属植物女娄菜Melandrium apric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