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地柏

小地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地柏

药材名称小地柏

别名伏地卷柏

来源蕨类卷柏小地柏Selaginella nipponica Franch.et Sav.,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长江以南(两广除外)各省、山东、陕西、河南及西南各省区。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主治气喘、咳嗽。

用法用量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小地柏

药材名称小地柏

拼音Xiǎo Dì Bǎi

别名六角草、宽叶卷柏、接筋藤、补地云、石打穿、铺地蜈蚣

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伏地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nipponica Franch.et Sav.[S.shensiensis Chri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茎纤细,匍匐蔓生,处处生根,植株呈苔藓状群落。叶二型,互生,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排列稀疏;侧叶斜卵形,长2-3mm,宽0.8-1mm,先端渐尖,基部斜心形,边缘有细齿;中叶与侧叶相似而较狭,长1.5-2mm,宽0.5-0.7mm。生孢子的小枝直立,高4-10cm,孢子囊生在枝上部叶腋,不形成特化的孢子囊穗;孢子囊卵圆形,大孢子囊位于下部,小孢子囊位于上部。孢子二型。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湿地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含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止血;清热解毒。主咳嗽气喘;吐血;痔血;外伤出血;淋证;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甜远志

    药材名称甜远志拼音Tián Yuǎn Zhì别名远志、神砂草、瓜子金、小丁香、紫花地丁、蓝花地丁、地丁、万年青(《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宽叶远志的根。原形

  • 筋藤

    药材名称筋藤拼音Jīn Ténɡ别名三托藤、坎香藤、香藤、藤满山香、九牛藤、骚羊果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筋藤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yxia levinei Me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

  • 长年兰

    药材名称长年兰拼音Chánɡ Nián Lán别名带血独叶一枝枪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独花兰的假鳞茎和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ngnienia amoena Chie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野樱花

    药材名称野樱花别名山樱花、山樱桃来源蔷薇科野樱花Prunus serrulata Lindl. var. spontanea Will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性味辛,平。功能主治透发麻

  • 鸡爪花

    药材名称鸡爪花拼音Jī Zhuǎ Huā别名鸡爪藤、黑骨头出处鸡爪花一名,见于《植物名实图考》"素兴花"下:"蒙化厅有红素兴,又有鸡爪花,相类而香逊。"上述与素兴花相类而香逊的鸡爪花,据云南蒙自等地实

  • 虾须豆

    《中药大辞典》:虾须豆药材名称虾须豆拼音Xiā Xū Dòu别名土甘草(《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干花豆的根或叶。根,秋、冬采挖;叶,夏、秋采摘,洗净,晒干。原形态直

  • 鹿耳韭

    药材名称鹿耳韭别名天韭、玉簪叶韭、天蒜来源百合科鹿耳韭Allium funckiaefolium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瘀镇痛,祛风止血。

  • 拐棍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拐棍竹药材名称拐棍竹别名竹叶、华桔草、华桔竹叶来源禾本科拐棍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性味甘、淡,寒。

  • 驴脂

    《中药大辞典》:驴脂药材名称驴脂拼音Lǘ Zhī别名驴膏(张文仲)。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脂肪。功能主治治咳嗽,疟疾,耳聋,疮疥。①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

  • 韭根

    《中药大辞典》:韭根药材名称韭根拼音Jiǔ Gēn别名韭黄(《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的根及鳞茎。化学成分韭菜的根含硫化物、甙类和苦味质。性味辛,温。①《纲目》:"温。&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