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麻疙瘩

大麻疙瘩

药材名称大麻疙瘩

拼音Dà Má Gē Dɑ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蒟子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yunnanenseTse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蒟子 直立亚灌木,高1-3m。枝有细纵棱,与叶柄、总花梗均被毛。叶薄纸质,卵圆形、阔卵形或枝端的为椭圆形,长10-15cm,宽6-10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两侧不等,上面无毛,下面沿脉上被微硬毛和细腺点,叶脉9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1.2-3cm从中脉发出,余者均基出;叶柄长8-14mm,仅基部具鞘。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4-6cm,花序轴被短柔毛,苞片圆形,盾状,直径约1.1mm,中央具短柄,雄蕊3枚,花药卵形,2裂,花丝粗,远短于花药;雌花序于果期长4-8cm,苞片较小,直径0.8-lmm,子房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柱头3,早落。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直径约2mm,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表面多疣状凸起。花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000m的林中或湿润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南部和西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约1cm;表面有细纵棱,具稀疏毛茸,节部膨大明显。叶多皱缩,展平后卵圆形或椭圆形,长9-15cm,宽5-10cm,基部常偏斜,有密集的细小腺点,背面叶脉上有毛茸,叶脉9条,最上1对离基从中脉发出,网脉明显;叶具短柄,基部鞘状,有时可见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气香,味辛辣。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骨痛;胃痛;痛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冬菜

    药材名称岩冬菜拼音Yán Dōnɡ Cài别名海椒七、赤脚大仙、拐脚草、枪花药、绿豆青、狗肝菜、九头狮子草、水甲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四子马蓝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bilanthe

  • 凤丫草

    药材名称凤丫草拼音Fènɡ Yā Cǎo别名大叶凤凰尾巴草、马肋巴、金鸡草、散血莲、活血莲、蛇眼草、眉风草来源蕨类裸子蕨科凤丫蕨属植物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 (Thu

  • 蝙蝠草

    药材名称蝙蝠草拼音Biān Fú Cǎo别名蝴蝶草、飞锡草、月见罗藟草来源豆科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 (L. f.)Bahn. f. [Lourea vespe

  • 地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乌药材名称地乌拼音Dì Wū别名林阴银莲花、黑地雷、地雷、金串珠来源毛茛科地乌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中下游各地

  • 姜叶三七

    药材名称姜叶三七拼音Jiānɡ Yè Sān Qī别名姜七、内消子、土三七、打不死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姜叶三七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圆形或椭

  • 女贞皮

    《中药大辞典》:女贞皮药材名称女贞皮拼音Nǚ Zhēn Pí别名女贞树皮(《本草蒙筌》)。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树皮。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浸酒,补腰

  • 《全国中草药汇编》:菱药材名称菱拼音Línɡ别名菱角、水菱角、风菱来源菱科菱属植物乌菱Trapa bicornis Osbeck,以果壳、果柄、果、茎及叶柄入药。秋末采集,除果鲜用外,其余分

  • 灰蓟

    药材名称灰蓟拼音Huī Jì别名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灰蓟的根工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griseum Levl.[C. botryodes Pe-trak.]采收和储藏:夏、

  • 厚叶素馨

    药材名称厚叶素馨拼音Hòu Yè Sù Xīn别名鲫鱼胆、樟叶茉莉、青竹藤、胆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厚叶素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pentaneurum Hand.-Ma

  • 猴闼子

    药材名称猴闼子拼音Hóu Tà Zǐ别名仙茅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cathayensis Steward var.foo-chow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