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多花筋骨草

多花筋骨草

药材名称多花筋骨草

拼音Duō Huā Jīn Gǔ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Manyflower Bugle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多花筋骨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multiflova Bunge

采收和储藏:4-5月开花时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20cm。茎直立,不分枝,四棱形,密被灰白色绵毛状长柔毛。叶对对生;基生叶具柄,柄长0.7-2cm,茎上部叶无柄;叶片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1.5-4cm,宽1-1.5cm,先端钝或微急尖,基部楔状下延,抱茎,上面密被下面疏被柔毛状糙伏毛,边缘有不甚明显的波状齿。轮伞花序自茎中部向上渐靠近,至顶端呈一必集的穗状聚伞花序;花片叶状,向上小,呈披针形工卵形;花萼宽钟形,外而被绵毛关长柔毛;萼齿5,整齐;花冠蓝紫色或蓝色,内面近基部有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短,直立,2裂,下唇伸长宽大,3裂,中裂片扇形,侧裂片长圆形;雄蕊4,二强;花柱超出雄蕊,先端2浅裂;花盘环状。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腹部具1磊果脐,其长度占腹面2/3。花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草丛呀河边草地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内蒙古、江苏、安徽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肺热咳嗽;咯血;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蛋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具凉血,消肿,接骨之功。治脓疡,痔疮、鼻衄、便血等。外用治金疮、刀伤,烧伤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嗓管树根

    药材名称牛嗓管树根拼音Niú Sǎnɡ Guǎn Shù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猕猴桃科植物澜沧水东哥的根,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性味甘淡,平,有毒。功能主治接骨拔脓。治骨

  • 山荸荠

    药材名称山荸荠拼音Shān Bí Qí别名竹叶兰、长杆兰、扁竹兰、山姜来源兰科竹兰属植物竹叶兰Arundina chinensis Blume,以球茎或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

  • 董棕粉

    药材名称董棕粉拼音Dǒnɡ Zōnɡ Fě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短穗鱼尾葵的髓部加工后的淀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ta mitts Lou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砍下树干,取出髓

  • 矮醋栗

    药材名称矮醋栗拼音ǎi Cù Lì英文名swamp Currant别名黄果矮茶藨。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矮茶蔍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ibes humile

  • 吕宋果

    《中药大辞典》:吕宋果药材名称吕宋果拼音Lǚ Sònɡ Guǒ别名加穵弄、宝豆(《本草补》),苦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吕宋豆的成熟种子。原形态大型木质藤本。

  • 佛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佛葵药材名称佛葵拼音Fó Kuí别名锈草、红丝线、珍珠菜叶来源茄科佛葵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以全草入药

  • 九牛薯

    《中药大辞典》:九牛薯药材名称九牛薯拼音Jiǔ Niú Shǔ别名九龙根、九牛子(《广西中兽医药植》)。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角花乌蔹莓的块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角花乌

  • 饿蚂蝗

    《全国中草药汇编》:饿蚂蝗药材名称饿蚂蝗拼音è Mǎ Huánɡ别名山豆根[贵州]、粘身草、胃痛草、红掌草来源豆科山绿豆属植物饿蚂蝗Desmodium sambuense (D.

  • 石帆

    《中药大辞典》:石帆药材名称石帆拼音Shí Fān别名海团扇(《动物学大辞典》)。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柳珊瑚科动物柳珊瑚的石灰质骨胳。原形态全体呈树状,分枝颇多,常扩展而为一平面,不向四方

  • 豺皮

    《中药大辞典》:豺皮药材名称豺皮拼音Chái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犬科动物豺的皮。原形态豺(《诗经》),又名:豺狗(《埤雅》),红狼。体形似犬,身长1米左右,尾长约30厘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