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台湾泡桐

台湾泡桐

药材名称台湾泡桐

拼音Tái Wān Pào Tónɡ

英文名Bark or root of Kawakami Paulownia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台湾桐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ulownia kawakamii Ito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或结合修剪取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台湾泡桐 小乔木,高6-12m。树冠伞形,主干矮;小枝褐灰色,有明显皮孔。叶柄较长,幼时具长腺毛;叶片心脏形,大者长达48cm,先商具锐尖头,全缘或3-5浅裂或有角,两面均有粘毛,老时变为单条粗毛。花序枝的侧枝发达,几乎与中央主枝等势或稍短,故花序为宽大圆锥形,长可达1m;小聚伞花序无总花梗,有黄褐色绒毛,常有花3朵;花梗长12mm;花萼具明显的凸脊,有绒毛,萼齿深裂至一半以上,呈狭卵圆形,锐头,边缘有明显的绿色之沿;花冠近钟形,浅上比色至蓝紫色,长3-5cm,外有腺毛,花冠管的基部细缩,向上扩大,檐部2唇形,直径3-4cm;雄蕊长1-1.5cm,子房有腺毛,花柱长1.4cm。蒴果卵圆形,长2.5-4cm,先端有短喙,果皮薄,突萼辐射状,强裂反卷。种子长圆形,具具翅,长3-4cm。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坡灌丛、疏林及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接骨消肿。主风湿痹痛;疮痈肿毒;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外用治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黎罗根

    药材名称黎罗根拼音Lí Luó Gēn别名拿柳、黄药、苦李根、掌牛仔、山黑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长叶冻绿Rhamnus crenatus Sieb. et Zucc.,以根入药。全年

  • 龙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药材名称龙珠拼音Lónɡ Zhū来源茄科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x Sav.)Makino,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台湾

  • 观音莲

    《中药大辞典》:观音莲药材名称观音莲拼音Guān Yīn Lián别名海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左右。根

  • 石柑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柑子药材名称石柑子拼音Shí Gān Zǐ来源天南星科石柑子属植物石蒲藤Pothos chinensis (Raf.)Merr.;石柑子P. cathcartii Sc

  • 葫芦藓

    《全国中草药汇编》:葫芦藓药材名称葫芦藓别名石松毛、牛毛七、火堂须、红孩儿来源苔藓类葫芦藓Funaria bygrometrica Sib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四川、贵州。性味淡,平。功能

  • 淡竹笋

    《中药大辞典》:淡竹笋药材名称淡竹笋拼音Dàn Zhú Sǔn别名中母笋(孟诜)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性味《纲目》:"甘,寒。"归经入肺

  • 莽草

    《中药大辞典》:莽草药材名称莽草拼音Mǎnɡ Cǎo别名芒草(《山海经》),葞、春草(《尔雅》),菵草(陶弘景),石桂、红桂(《梦溪笔谈》),鼠莽(《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本兰科植物狭叶茴香的叶

  • 鸲鹆

    药材名称鸲鹆拼音Qú Yù英文名Myna别名寒皋、花鹆、哵哵鸟出处出自《唐本草》 《日华子本草》:鸲鹆目睛,和乳点眼甚明。来源药材基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ridothere

  • 茶叶

    《中药大辞典》:茶叶药材名称茶叶拼音Chá Yè别名苦茶、槚(《尔雅》),荼、茗、荈(《尔雅》郭璞注),苦梌(《唐本草》),蔎(《茶经》)),腊茶(《圣济总录》),茶芽(《本草别说

  • 珠儿参叶

    药材名称珠儿参叶拼音Zhū ér Shēn Yè别名参叶、参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珠儿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japonicus C.A.Mey.var.major(Bu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