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南川升麻

南川升麻

药材名称南川升麻

拼音Nán Chuān Shēnɡ Má

别名升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南川升麻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micifuga nanchuanensis Hsia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南川升麻,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圆柱形,无毛。叶为一至三回三出复叶;叶柄长达22cm,近无毛;顶生小叶具长柄,卵形,长9-15cm,宽5.5-14.5cm,先端渐尖或急湖,基部心形或近圆形,侧生小叶比顶生小叶波长 5-9.5cm,宽4-8.5cm,两面无毛。复总状花序有4-8分枝,分枝长3-14.5cm,花序轴和花梗密被灰色短柔毛;花两性,小,直径约4mm,花梗长3-4mm;苞片钻形,长约1mm;萼片4-5,花瓣状,白色,宽椭圆形或倒卵状圆形,长3-4mm,宽2.5-3.2mm,时落;花瓣无;退化雄蕊椭圆形,长约3.8mm,宽约2.2mm,先端2浅裂,有2个白色附属物;雄蕊多数,长4-7mm,花丝狭线形,花药宽椭圆形,长约0.6mm;心皮3-5,长约1.5mm,具短柄,无毛或近无毛。蓇葖果,具柄。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南川一带。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长条块状,多分枝,成结节状,长6-13cm,直径2-3.5cm。表面黑褐色,粗糙,上面有圆形空洞状的茎基痕,直径0.7-2cm,高0.5-2cm,内壁黑色,平坦,洞深;下面有坚硬的残存须根。体实质坚,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粉性,具放射状纹理,木部黄绿色,鳞片状,具裂隙;髓部黑褐色。气微,味苦而稍涩。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后生皮层细胞1列,外壁木栓化增厚,有的外壁和垂周壁具乳头状增厚,突入细胞中。皮层宽,外侧有的细胞壁螺状弯曲。/中柱鞘纤维束类圆形。维管束达30个,环列,外韧型,韧皮部向外渐狭尖而偏斜;形成层明显;木质部束宽度不一,略呈连珠状,有的间断,导管多2-10成群,很大向排列较整齐。身线宽17-29列细胞。髓部大,约占横切面的1/2。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类白色。1.纤维管胞细长,长梭形或短纺锤形,末端长尖或斜尖,有的具二分叉,有的中部膨大或狭缩,直径20-51μm,长146-500μm,壁厚3-7μm,木化,纹孔斜裂缝状。2纤维纺锤形或梭形,末端圆钝或稍斜尖,纹孔明显。3.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也有肉纹、梯纹、螺纹导管。4.后生皮层细胞黄棕色,表面观长方形或多角形,壁稍厚,基下皮层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莫薄,螺状弯曲。5.木薄壁细胞少见,纹孔圆点状。6.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2-17μm,脐点多明显,圆点状;复粒由2-10分粒组成;另有半复粒,脐点2-3个。

化学成分根茎含升麻甙(cimicifugoside),咖啡酸二甲醚(caffeic acid dimethylether)及去甲升麻精(norcimifugin)。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按升麻薄层色谱项下方法进行,样品液色谱中在一民对照品阿魏酸、咖啡酸、升麻素、咖啡酸二甲醚相应位置处,显相同颜色斑点。

性味味甘;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透疹;升阳举陷。主斑疹不透;咽喉肿痛;劳伤;中气下陷;泻痢下重;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车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车轴草药材名称红车轴草拼音Hónɡ Chē Zhóu Cǎo别名红三叶草、三叶草、红菽草、红花苜蓿、红花草翘摇来源豆科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

  • 开口箭

    《全国中草药汇编》:开口箭药材名称开口箭拼音Kāi Kǒu Jiàn别名牛尾七、岩七、竹根七[陕西]来源为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 Bak.,以根状茎入药

  • 宁油麻藤

    药材名称宁油麻藤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宁油麻藤Mucuna paohwashanica Tang et Wang,以根入药。多鲜用。性味甘、微苦,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肿痛,骨折,痈肿

  • 金边莲

    药材名称金边莲别名金小莲、金线风来源兰科金边莲Goodyera kwangtungensis Ts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润肺化痰。主治肺结核病,肺热咳嗽。用法用量2~

  • 海金沙

    《中国药典》:海金沙药材名称海金沙拼音Hǎi Jīn Shā英文名SPORA LYGODII别名金沙藤、左转藤、蛤蟆藤、罗网藤、铁线藤、吐丝草、鼎擦藤、猛古藤来源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

  • 叶底红

    药材名称叶底红拼音Yè Dǐ Hónɡ英文名root of Ford Metalleaf别名调经草、叶下红、野海棠、红娘子、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假紫苏、红背野海棠出处始载于《新

  • 雷公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雷公藤药材名称雷公藤拼音Léi Gōnɡ Ténɡ别名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来源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 白豆蔻壳

    药材名称白豆蔻壳拼音Bái Dòu Kòu Ké别名豆蔻壳(《饮片新参》),白蔻衣(江苏)。出处《药性切用》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蒙自虎耳草

    药材名称蒙自虎耳草拼音Ménɡ Zì Hǔ ěr Cǎo别名岩耳巴、反背红、红岩草、心叶蒙自虎耳草、大虎耳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蒙自虎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

  • 菜板

    药材名称菜板拼音Cài Bǎn别名节节花、山泽兰、大青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多序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rma macintyrei Dunn[E.rupestr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