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南丹参

南丹参

《中药大辞典》:南丹参

药材名称南丹参

拼音Nán Dān Shēn

英文名Bowley Sage Root

别名赤参、红根、奔马草、七里麻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南丹参Salvia bowleyana Dunn的

原形态丹参相似,区别在于根较小,外皮灰红色。小叶5~7(9)枚,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两面除脉上被疏柔毛外,均无毛。花萼筒状或近筒状;花冠简短,蓝紫色,内藏或微伸出花萼,上唇长约1.2cm。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缘、水边等处。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

性状根茎粗短,并有残留茎基。根类圆柱形,常微卷曲,灰棕色或灰红色,直径2~8mm。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角质状。余同丹参

化学成分丹参酮Ⅰ、丹参酮Ⅱ、二氢丹参酮Ⅰ、次甲丹参醌、丹参酸甲酯、隐丹参酮、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

功能主治丹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南丹参

药材名称南丹参

拼音Nán Dān Shēn

别名丹参丹参、赤参、紫丹参、八莲麻、七里麻、七里蕉、紫根、木羊乳红根、奔马草鼠尾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南丹参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bowleyana Dun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南丹参,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粗壮,呈钝四棱形,具沟槽,被下向长柔毛。根肥厚,外表红色。叶为羽状复叶,对生;叶柄长4-6cm,被长柔毛;叶片长10-20cm,有小叶(5)7片,顶生小叶卵圆状披针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侧脉5-6对。轮伞花序8至多花,组成14-30cm,顶生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花萼筒状,二唇形,上唇宽三角形,下唇较小,三角形,浅裂或2齿;花冠淡紫色、紫色至蓝紫色,冠筒长约10mm,伸出花萼,冠檐二唇形,上唇略呈镰九状,下唇稍呈长方开,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花柱伸出,先端呈不相等2浅裂。小坚果椭圆形。花期3-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间、路旁及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及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粗短,上端残留有茎基。根数条,圆柱形,微卷曲,长5-20cm,直径2-8mm;表面灰棕色或灰红色。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角质样。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为3-7列木栓细胞,内侧1-3列细胞壁木化。皮层较宽,无厚壁组织。韧皮部较窄,筛管群稀疏。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较宽,导管束4-8束,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至十数个成群,略呈径向稀疏排列,木纤维主要位于木质部内侧。

粉末特征:灰白色。1.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1-60μm,网纹导管分子末凋钝尖、钝圆或锐尖,壁较厚,穿孔位于端壁或侧壁。网孔较狭而短;具缘纹孔导管粗短,具缘纹孔类圆形,排列密集,有的具网状三生增厚。2.纤维管胞梭形,有的呈弯曲状,末端斜尖。

化学成分根含丹参酮(tanshinone)Ⅰ、ⅡA,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咖啡酸(caffe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丹参酚酸(salvianolic acid)A、B、C,亚甲基丹参醌(methylene tanshinquinone)。

药理作用1.搞凝血作用,南丹参水溶性注射液0.4g/ml体外具有完全性抗凝血作用。

2.抗心肌缺血作用,南丹参水溶性注射液以相当于30g(生药)/kg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极显着提高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以3mg(生药)/ml浓度给离体豚鼠心脏灌流,能显着增加冠脉流量。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粗偻2g,用乙醚在索氏提取器中回流4h,回收大部分乙醚后,用0.5%碳酸钾水深液洗乙醚液,再用水洗后,乙醚液作供试品液;另取隐丹参酮、丹参酮IIA作对照品。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以碳酸钾水溶液制备)薄板上,用苯-甲醇(9:1)展开19cm。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主胸痹绞痛;心烦;心悸;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崩漏;肚脾肿大;关节痛;疝气痛;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木通

    《中药大辞典》:花木通药材名称花木通拼音Huā Mù Tōnɡ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8~10月采收,刮去外皮,切片,晒干。原形态木质藤本。叶对生;2回3

  • 柘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柘木白皮药材名称柘木白皮拼音Zhè Mù Bái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去掉栓皮的树皮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浮萍

    《中国药典》:浮萍药材名称浮萍拼音Fú Pínɡ英文名HERBA SPIRODELAE别名水萍、水萍草、浮萍草来源本品为浮萍科植物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 (L

  • 蔷薇露

    《中药大辞典》:蔷薇露药材名称蔷薇露拼音Qiánɡ Wēi Lù别名阿刺吉(《群芳谱》),蔷薇花露(《新本草备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花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

  • 淡竹壳

    《中药大辞典》:淡竹壳药材名称淡竹壳拼音Dàn Zhú Ké别名淡竹箨(《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之箨。功能主治《纲目拾遗》:"能去目翳

  • 家麻树

    药材名称家麻树拼音Jiā Má Shù英文名Woolly Sterculia别名家麻桐、九层皮。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家麻树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

  • 红胡豆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胡豆七药材名称红胡豆七别名打不死、红三七、石风丹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齿叶景天Sedum odontophyllum Ford.,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止

  • 金箔

    《中药大辞典》:金箔药材名称金箔拼音Jīn Bó别名金薄(《药性论》)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原形态自然金,又名:生金(陶弘景)。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但很少见,常见的

  • 松蕈

    《中药大辞典》:松蕈药材名称松蕈拼音Sōnɡ Xùn出处《纲目》来源为白蘑科植物松蕈的子实体。夏、秋季采收,晒干或焙干。原形态菌盖初为半球状,次第开展,终成伞状,灰褐色或淡黑褐色,径可达12

  • 水凤仙

    药材名称水凤仙拼音Shuǐ Fènɡ Xiān别名华凤仙、水指甲花、象鼻花、水边指甲花、入冬雪、中华凤仙花、水仙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