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五指毛桃根

五指毛桃根

药材名称五指毛桃根

拼音Wú Zhǐ Máo Táo Gēn

别名南芪、土黄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土五加皮(《广西中草药》)。

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桑科植物粗叶榕。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粗叶榕,又名:三龙爪、亚桠木、五指毛桃五爪龙、五指牛奶。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中空,全株被灰色绒毛。单叶互生,纸质,多型,长椭圆状披针形、狭或广卵形,长8~25厘米,宽4~1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常具3~5深裂,边缘有锯齿或呈波状,有时全缘;托叶卵状披针形,长8~20毫米。花序成对腋生,球形,基部苞片卵状披针形;花黄绿色;雄花生于花序内壁近顶部,具梗;萼片4,紫色,线状披针形;雄蕊2或1枚;瘿花的萼片与雄花的相似;子房球形或卵形,花柱侧生,柱头漏斗形;雌花生于另一花序内,具梗或近无梗;萼片与雄花的相似,但较狭,颜色也较淡。瘦果椭圆形,有小瘤状凸体。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沟谷、路旁的灌木丛中。分布我国南部及西南部。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甘,微温。"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健肿补肺,行气利湿。治肺痨咳嗽,盗汗,肢倦无力,食少腹胀,水肿,风湿痹痛,肝炎,白带,产后无乳。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化湿,行气止痛,除痰止咳。治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肝脾作痛,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劳伤咳嗽。"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益气固表,舒筋活络,行气化湿。治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盗汗,病后体弱,产后无乳,妇女白带,胃痛,胸痛,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复方①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较重的慢性肝炎:穿破石二市斤,五指毛桃半市斤,葫芦茶三两,加水浸煮两次,浓缩至1500毫升,加白糖300克,入防腐剂,静置,过滤。较重者每天服90毫升,分二次服;轻者,每天服45毫升,一次服完.以一个月为一疗程,(广州市卫生管理局《新医药通讯》(2):18~19,1972)

②产后无乳:五指牛奶2两,炖猪脚服。(《广西中草药》)

③白带:五指牛奶1两,一匹绸2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姜露

    药材名称姜露拼音J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的蒸馏液。功能主治辟寒,解中霜雾毒,驱瘴,消食化痰。用法用量内服:炖温,3~5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石见穿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见穿药材名称石见穿拼音Shí Jiàn Chuān别名石打穿、月下红、小红参、紫丹花来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紫参Salvia chinensia Benth.

  • 木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豆药材名称木豆拼音Mù Dòu别名豆蓉、山豆根、扭豆、三叶豆、野黄豆来源豆科木豆属植物木豆Cajanus cajan (L.)Millsp.[C. flavu

  • 入地蜈蚣

    《全国中草药汇编》:入地蜈蚣药材名称入地蜈蚣拼音Rù Dì Wú Gōnɡ别名蜈蚣草来源蕨类七指蕨科七指蕨属植物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

  • 鹧鸪脂

    《中药大辞典》:鹧鸪脂药材名称鹧鸪脂拼音Zhè Gū Zhī别名鹧鸪脂膏(《纲目》)。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功能主治《本草

  • 野鸡肉

    药材名称野鸡肉拼音Yě Jī Ròu别名雉鸡肉、雉肉、山鸡肉、环颈雉肉来源雉形目雉科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益气,止泻。主治脾

  • 旋花苗

    《中药大辞典》:旋花苗药材名称旋花苗拼音Xuán Huā Miá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旋花"条。药理作用全草煎剂对家

  • 波罗蜜核中仁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核中仁药材名称波罗蜜核中仁拼音Bō Luó Mì Hé Zhōnɡ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种仁。性味《纲目》:"

  • 青檀香

    药材名称青檀香拼音Qīnɡ Tán Xiānɡ别名青藤香(《阳春县志》),青风藤(《四川中药志》),小葛藤(《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茎叶。10~11月

  • 甘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木通药材名称甘木通别名眼蛇药来源毛茛科甘木通Clematis filamentosa Dunn,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还原性糖,多糖类,甾体,酚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