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乌尼参

乌尼参

药材名称乌尼参

拼音Wū Ní Shēn

别名黑乳参、乌圆参、开乌参、大乌参、乳房参、乌乳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黑乳海参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lothuria nobilis(Selenka)[Microthele nobilis(Selenka)]

采收和储藏:潜水员下水捕捞多在春、秋季,也可以拖网捕捞,但对资源破坏大,多禁用。捕后除去内脏,洗净腔内泥沙、血污,在盐水中煮约1h,捞起放冷。经曝晒或烘焙至八九成干时,再加蓬叶汁中略者,至颜色转黑时取出晒干。

原形态黑乳海参,体宽而厚,两端钝圆,一般长25-30cm。体两侧各有数条横线和数个大的乳房状突起,背面散生少数小疣。腹面平坦,管足很密,排列不规则。。肛门偏于背面,周围有5组小疣。皮内浅层的骨片,主要是桌形体,底盘方型,边缘光滑,中央有一大孔,周围有1列小孔,塔部矮钝,顶端有多数小齿。深层的骨片较密,主要是中空的纺锤形穿孔体。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时全体为黑色,触手黄色。背面散生少数灰白色斑点,腹面色较浅。多栖息于珊瑚礁内有海草的沙底或匍匐在珊瑚上。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海南及西沙群岛等地。

性味示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滋阴;通乳。主身体虚弱;水肿;痛经;产后乳少

用法用量内服:炖汤,适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紫菀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紫菀药材名称山紫菀别名硬紫菀、土紫菀、蹄叶紫菀、马蹄紫菀来源菊科橐吾属植物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 Turcz.的根部。秋季挖根,除去泥土杂质,晒干。性味苦,

  • 胖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胖儿草药材名称胖儿草拼音Pànɡ ér Cǎo别名黑脚杆来源茜草科假耳草属植物尾叶假耳草Anotis urophyll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 黄独零余子

    《中药大辞典》:黄独零余子药材名称黄独零余子拼音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别名狗嗽子(《福建民间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

  • 香圆子

    药材名称香圆子拼音Xiānɡ Yuán Zǐ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圆的种子。10~11月间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橼"条。生境

  • 菊花黄连

    药材名称菊花黄连拼音Jú Huā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鸡爪连(《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罂粟科植物深山黄堇的根。春季采挖,切除地上部分,洗净

  • 高粱火焰苞

    药材名称高粱火焰苞拼音Gāo Liɑnɡ Huǒ Yàn Bāo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幼穗感染丝黑穗菌后产生的病穗。功能主治治吐血,便血:红痢,黑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黄泡果

    药材名称黄泡果拼音Huánɡ Pào Guǒ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果实。春、夏采收。性味酸,平。功能主治补肾涩精。治神经衰弱,多尿,遗精,早泄。用法用量内服:煎

  • 小紫含笑

    药材名称小紫含笑拼音Xiǎo Zǐ Hán Xiào别名青竹兰、黑搜山虎、牌楼七、牌骨七、火烧兰、牛舌片、兰竹参、小乌纱、牌楼笋、羊合七、见血飞、红将军出处小紫含笑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八群芳类,

  • 柑皮

    《中药大辞典》:柑皮药材名称柑皮拼音Gān Pí别名广陈皮、新会皮(《药性切用》),陈柑皮(《本草求原》)。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果皮。9~11月采摘成热果

  •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

    药材名称九州岛岛岛岛堇菜拼音Jiǔ Zhōu Jǐn Cài别名茶匙黄、光匍伏堇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光蔓茎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diffusoides C.J.Wan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