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栌

黄栌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栌

药材名称黄栌

拼音Huánɡ Lú

来源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ria Scop.,以根、树枝入药。根随时可采;夏季枝叶茂密时砍下枝条,摘下叶,分别晒干。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根、茎: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无黄疸肝炎,麻疹不出;

叶:用于丹毒、漆疮。

用法用量1~3钱(治肝炎,成人每日1两,小儿减半,煎2次,合并一起,早晚各服1次);外用枝、叶煎水洗或叶捣烂敷患处。

备注(1)红叶(黄道栌)Cotinus coggyria Scop. var. cinerea Engl.,主治用法相同;毛黄栌Cotinus coggyria Scop. var. pubescens Engl.,根皮可治妇女产后劳损。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栌

药材名称黄栌

拼音Huánɡ Lú

别名黄道栌、黄栌材(《中国树木分类学》),栌木(《经济植物手册》),月亮柴(《贵州植药调查》)。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黄栌木材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达8米。单叶互生,倒卵形,长3~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或阔楔形,全缘,无毛或仅下面脉上有短柔毛,侧脉6~11对,先端常分叉;叶柄细,长1.5厘米。大型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径约3毫米;萼片5,披针形;花瓣5,长圆形,长倍于萼片;雄蕊5,短于花瓣;子房上位,具2~3短而侧生的花柱。果穗长5~20厘米,有多数不孕花的细长花梗宿存,成紫绿色羽毛状。核果肾形,直径3~4毫米,熟时红色。花期4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常生于向阳山坡。分布华北、西南和浙江、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木材含硫黄菊素及其葡萄糖甙,又含杨梅树皮素及没食子酸等鞣质成分。另有谓木材(带皮,树龄20年)含鞣质6.54%。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除烦热,解酒疸,目黄,水煮服之。"

②《日华子本草》:"洗汤、火、漆疮及赤眼。"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月见草油

    药材名称月见草油拼音Yuè Jiàn Cǎo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月见草、黄花月见草等种子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mnothera glaziouiana Mich采收和储藏:

  • 盐麸树白皮

    药材名称盐麸树白皮拼音Yán Fū Shù Bá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已去掉栓皮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

  • 小旋鸡尾

    药材名称小旋鸡尾拼音Xiǎo Xuán Jī Wěi别名细股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翅轴蹄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delavayi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藤乌头

    《中药大辞典》:藤乌头药材名称藤乌头拼音Ténɡ Wū Tóu别名血乌、见血封喉(《中药材品种论述》),蔓乌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藤乌、羊角七(《药学学报》12(10):68

  • 马来蒲桃

    药材名称马来蒲桃拼音Mǎ Lái Pú Táo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马六甲蒲桃的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malaccense(L.)Merr. Et Perry[Euge

  • 黄颔蛇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药材名称黄颔蛇拼音Huánɡ Hàn Shé别名黄喉蛇(《纲目》),黄长虫、慈鳗(《生物学通报》(3):1,1958)。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

  • 公鸡头叶

    药材名称公鸡头叶拼音Gōnɡ Jī Tóu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贯众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摘取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植株高30-70cm。根茎短而斜升,

  • 蛴螬

    《全国中草药汇编》:蛴螬药材名称蛴螬拼音Qí Cáo别名粪虫、地蚕来源金龟甲科昆虫朝鲜金龟甲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或铜绿金龟甲Anomala ca

  • 通骨消

    药材名称通骨消拼音Tōnɡ Gǔ Xiāo别名白狗肠(《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稍木质大藤本,幼茎密被粗糙的短毛,节明显,略膨大。叶

  • 丰花草

    药材名称丰花草拼音Fēnɡ Huā Cǎo别名假蛇舌草、波利亚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草科植物丰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rreria stricta (L.f.) G.F.W.Mey.[B.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