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

伤寒论》:麻黄升麻汤

药方名称麻黄升麻汤

处方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当归3.5克知母2.5克黄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药2克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绵裹)白术2克干姜2克

功能主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者。

用法用量用水2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约1~2小时。汗出愈。

摘录伤寒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麻黄升麻汤

药方名称麻黄升麻汤

处方麻黄(去节)75克升麻38克黄芩芍药甘草(生)石膏(煅)茯苓各30克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发热,汗下不解,血随气壅,鼻衄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热服。微汗解。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医学纲目》卷三十八:麻黄升麻汤

药方名称麻黄升麻汤

处方麻黄2分,桂枝1分,杏仁1分,吴茱萸1分,草豆蔻1分,厚朴1分,曲末1分,羌活1分,柴胡根5分,白茯苓1分,白术5分,青皮5分,升麻根1分,苍术1分,泽泻1分,猪苓1分,陈皮1分,黄连5分,黄柏1分。

功能主治小儿面色痿黄,腹胀食不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热服。正月、四月,小儿服之神效。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八

《三因》卷九:麻黄升麻汤

药方名称麻黄升麻汤

处方麻黄(去节)2两半,升麻1两1分,黄芩1两,芍药1两,甘草(生)1两,石膏(煅)1两,茯苓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伤寒表未解,热郁作衄;风邪内缩,久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热服。微汗解。

摘录《三因》卷九

猜你喜欢

  • 蛲虫外用方

    药方名称蛲虫外用方处方苦楝皮30克雄黄30克 槐皮15克制法上药共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蛲虫病,肛门瘙痒,入夜尤甚。用法用量用麻油调涂肛周,每晚一次。摘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冷柏枝方

  • 防风胜金汤

    药方名称防风胜金汤别名匏五、三十七号无妄方处方防风7分,乌药7分,玄胡索7分,桔梗7分,枳壳7分,卜子2钱,槟榔1钱,金银花1钱,山楂1钱,连翘1钱,赤芍1钱。功能主治痧因于食积血滞者。用法用量匏五(

  • 解交散

    药方名称解交散处方茵陈1钱,升麻1钱,茯苓1钱,甘草(炙)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伤寒。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葱白汤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 羚羊泻白散

    《瘄科要略》卷上:羚羊泻白散药方名称羚羊泻白散处方羚羊角、苦杏仁、广橘红、炒桑皮、生甘草、桔梗、地骨皮、象贝母、炒竹茹。功能主治麻疹肺胃之火积久,吐痰如丝或如块者。摘录《瘄科要略》卷上《麻疹阐注》卷二

  • 汗斑擦剂

    药方名称汗斑擦剂处方密佗僧30克硫黄30克 白附子15克制法研为细末。功能主治灭菌除癣。治花斑癣(汗斑)。用法用量用时以醋调为糊状,用黄瓜蒂(如无,可改用纱布填棉花,扎成帚)蘸药磨擦,每日二次。摘录《

  • 补心丹

    《医林纂要》卷四:补心丹药方名称补心丹处方生地黄(酒洗)4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柏子仁(炒,研,去油)1两,当归(酒洗)1两,五味子(炒,研)1两,麦门冬(炒,去心)1两,天门冬(炒,去心)1两

  • 仓盐汤

    药方名称仓盐汤处方仓盐1两(用湿草纸裹,煨红取出用)。功能主治咳逆,并一切痰证。用法用量以河水2碗,砂锅入煨盐煎5-7沸,放温,顿饮之,少顷探吐。摘录《医统》卷二十七

  • 赤淋丸

    药方名称赤淋丸处方茯苓、生地、知母、黄柏、续断、杜仲、丹参、甘草、白芍。功能主治赤淋。摘录《妇科玉尺》卷五

  • 防风通气汤

    药方名称防风通气汤处方羌活2钱,独活2钱,防风1钱,甘草1钱(炙),藁本1钱,川芎5钱,蔓荆子3钱。制法上锉,分二贴。功能主治瘰疬不消,脓清不敛,服八珍汤少愈而肩背忽痛,不能回顾,此膀胱经气郁所致。用

  • 茴香饮

    药方名称茴香饮处方八角茴香、白牵牛(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膀胱偏坠,疝气。用法用量空心酒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