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疮

阴疮

病名。①系指颊在下生疮,漫肿疼痛,或左或右,身发寒热。《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风热湿郁结,或食煎炒灸煿而成,或左或右。”发于左者,名左阴疮;发于右者,名右阴疮。详见各该条。②指女性外生殖器之生疮者,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篇:“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③外科阴证,阴疽也俗称阴疮。④亦有称褥疮为阴疮或印疮者。

猜你喜欢

  • 何彦澄

    【介绍】:见何游条。

  • 糯米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糯米藤,详该条。

  • 铅汞

    气功术语。本为古代外丹术的主要原料,后借以比喻气功内炼过程中体内精、气、神的变化。内丹术中“铅”,主要比喻肾中元气。如《钟吕传道集》中说:“肾中之水,伏藏于受胎之初,父母之真气,真气隐于人之内肾,所谓

  • 练睛

    病名。清·严景芬《目科捷径》:“练睛者,眼皮粘练一处,以致目睛不能转动。”参见睥肉粘轮条。

  • 足瘊

    脚病名。即足部的各种扁平疣、寻常疣、粉瘤等。多为生物、物理刺激造成。症状轻微,后期转变为脚垫、垫黄或垫核后,疼痛显著;部分足瘊具有传染性。修脚业按其形态特点将足瘊分为刺瘊子(即寻常疣)肉瘊子(即扁平疣

  • 即齿龈。详牙龈条。

  • 水蛇头疔

    病名。出《治疔大全》。即水蛇头。证治见指疔条。

  • 温邪

    各种温热病致病邪气的通称。包括温病中的春温、风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温疟等的病因。《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 白秃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白秃疮,见该条。

  • 六耳棱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