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正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出《灵枢·九针论》。镵针的前身,古时缝纫之针。《针灸甲乙经》称布针。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最高官吏,参见惠民药局条。
见《增订伪药条辨》。即西洋参,详该条。
病名。见晟叔来《增订达生篇》。指乳头拖下过长的病证。多因肝经风热发泄所致。用小柴胡汤主之,外用羌活、防风、白敛烧烟薰之,仍以蓖麻子四十九粒、麝香一分同研烂,涂顶心,俟乳收上,急急洗去。
病证名。指呕吐因寒饮、热痰留滞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痰饮呕吐之症,呕而肠鸣,漉漉有声,眼黑眩晕,时时恶心。”多因脾虚不运,停痰留饮,积于中脘,得热则上炎,遇寒则凝塞而致。寒饮所致者,舌苔薄腻,脉
病名。即疝气。《育婴家秘》:“肝主怒,病则性急大叫哭,甚则卵肿,俗呼气卵是也。”参见气疝条。
眼科手术器械。见《眼科菁华录》。全铁制造(见图40)。古代使用竹夹治疗时,用方镊子紧固竹夹。图40
【介绍】:清代医家。字振声,号西垣。江苏仪征人。编著有《辨疫琐言》等书。
臀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