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学》。为水葱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水》。即手厥阴心包经,见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方。橘叶二十片,栝蒌半个或一个,川芎、黄芩、栀子、连翘、煅石膏、柴胡、陈皮、青皮各一钱,生甘草五分。水煎,食远服,渣再煎服。治外吹乳,寒热已退而肿未消者。
详温补命门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吏,兼懂医术。清河东武城(今北京市境内)人。
经验方。见《外科学》(武汉医学院)。黄连、黄芩、黄柏各等分。为细末,每20克加枯矾5克,置石蜡油或麻油1000毫升中,高压灭菌后,加冰片5克。直接涂抹创面,或制成油纱布外敷包扎。治烧伤。
出《岭表录异》。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因邪气从外而来,故名。
六涎之一。由虚热上蒸,其涎并上。其症“初发作时,先觉清涎满口,渐闻心前有一物,上触咽喉中急促,闷倒不觉”(《史载之方》)。治宜灸气海,补暖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