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明脉

阳明脉

经脉名。即足阳明。《马王堆汉墓帛书》:“阳明脉:系于骭骨外廉,循骭而上,穿膑,出鱼股□□□□,穿〔乳〕,穿颊,〔出目外〕廉,环〔颜〕□。是动则病:洒洒病寒,喜龙(伸),娄(数)吹(欠),颜〔黑,病种(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肠(惕)、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骭蹶(厥)。是阳明脉主治其所产病:颜痛,鼻肌(鼽),领(颔)颈痛乳痛,心与胜痛,腹外种(肿),阳(肠)痛,膝跳,付(跗)□□,为十病。”

猜你喜欢

  • 素问钞补正

    《素问》注本。明·丁瓒撰。12卷。成书于1529年。此书以滑寿《读素问钞》为基础,又撷取前人之注,重为补正而成。其中引用唐·王冰注文尤多。全书共分十二门类,各类一依滑氏《读素问钞》旧例。书后并附有“五

  • 老鼠豆根

    见《湖南药物志》。为豆科植物老鼠眼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的根。活血止痛,杀虫解毒。①治痛经,小儿疳积。煎服10~15克。②治肿毒,瘰疬,蛇咬伤。捣烂外敷。

  • 王浆

    见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参考资料》(1):1~5,1960。为工蜂咽腺分泌的乳糜。详蜂乳条。

  • 白水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 右胁下痛

    证名。指胁痛偏于右侧胁肋处。出《素问·咳论》。外感、内伤均可引起。参见胁痛、两胁下痛、脾咳各条。

  •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水浸泡药物。如枳壳、芍药等放在水里浸泡,使之柔软,便于切片。当归、桔梗等浸湿后放置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才切片,叫做伏。桃仁、杏仁等放在沸汤内浸泡易于去皮尖,叫做。

  • 三陷

    证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上:“……有三陷变局,谓火陷、干陷、虚陷也。火陷者,气不能引血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渐致神迷发痉发厥;干陷者,脓腐未透,营卫已伤,根盘紫滞,头顶干枯,渐致神识不爽,有内闭外脱

  • 马元仪

    【介绍】:见马俶条。

  • 辨斑疹

    皮肤出现斑疹,可见于小儿风疹、麻疹等病,或见于温热病热入营血阶段,或见于出血性疾病。一般来说,出疹主在表为轻,出斑主在里为重。斑疹分布稀疏,色泽红润,热毒较轻;斑疹反复出现,分布稠密,色泽深红或紫暗,

  • 中管

    见中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