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酱头

酱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酱头

药材名称酱头

拼音Jiànɡ Tóu

别名绛头、赤地胆、血地胆、大红药

来源蓼科蓼属植物酱头Polygonum aubertii Henry [Bilderdykia aubertii (Louis Henry)Moldeuke],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经止血。用于痢疾,消化不良,胃痛,崩漏,月经不调;外用治疔疮初起,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2~3钱,研粉吞服0.5~1钱,用酒送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酱头

药材名称酱头

拼音Jiànɡ Tóu

别名地胆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蓼科植物酱头块根。秋季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长3~8米。块根肥大,直径可达10~20厘米,横切面酱红色。茎绿色至淡紫绿色,光滑无毛,有紫色斑点。叶互生,宽卵形成卵圆状三角形,长4~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尖,基部截形至浅心形,两面近于无毛,上面有紫斑纹或无;叶鞘干虞质,叶柄长2~4厘米。花小,白色;总状花序腋生咸顶生。瘦果卵形,包被于宿存花被内,具3棱。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山沟、向阳的灌木丛中。分布云南等地。亦有栽培。

性味涩,凉。

功能主治收敛,止痢,消炎。治痢疾,消化不良,内出血,疔疮初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酱头

药材名称酱头

拼音Jiànɡ Tóu

别名地胆、绛头、血地胆、大红药、朱砂莲、九节节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齿叶蓼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denticulatum Huang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块根,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肥大,近球形,表面棕褐色,直径达10cm,常有瘤状结节并生出多数具分枝、弯曲、线状而长的小根。茎中空,长达1m或更长,基部稍木质,散生棕色、甚小而明显的斑点,分枝多,枝梢纤细,小枝灰黄色,有细槽纹,一侧被极短的微柔毛,其余无毛,茎中部的节间长5-9cm,最下及顶部的较短;托叶鞘干膜质,棕色,长4-6mm,先端斜而渐尖,无毛。叶互生;叶柄长2-6cm,茎顶部的叶柄较短;叶片柔嫩,长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长2-11cm,宽1.5-6cm,茎中部的叶基部心形,顶部的叶基截平,鲜叶片的中央有深色色晕,两面无毛,但密生细小的乳头状突体,叶缘有甚小的裂齿。总状花序,2-7个(稀单个)总状花序组成腋生及顶生的圆锥花序,总花梗长1-4cm,无毛;花梗约与苞片等长或稍长;苞片阔卵形,干后玫瑰红色,长约2mm;花被白色,裂瓣5,基部合生,花蕾期为阔卵形,盛花时伸长,长达4mm,宽约2mm;雄蕊8枚,花药球形;子房长约1mm,花柱3枚,合生至中部,长约1mm,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包干宿存的花被内。花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向阳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和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块根肥大,圆球形,或略呈葫芦形,长10-20cm,直径8-18cm。表面棕褐色或红棕色,凹凸不平,有明显的不规则皱纹,顶部有残余茎基。质坚硬,不易折断。

横断面绎红色,具粉性,可见同心环。气微,味苦、涩。

性味苦;涩;性凉

归经心;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中;清热解毒;调经止血。主不良;胃痛;痢疾;月经不调;崩漏;疔疮初起;外伤出血消化不良;胃痛;崩漏;月经不调;外用治疔疮初起,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粉,2~3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乔木刺桐

    《全国中草药汇编》:乔木刺桐药材名称乔木刺桐拼音Qiáo Mù Cì Tónɡ别名泡龙桐刺、刺通树、海桐皮、刺木通、鹦哥花来源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a

  • 砒霜

    《中药大辞典》:砒霜药材名称砒霜拼音Pī Shuānɡ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砒石经升华而得的精制品,参见"砒石"条。制法《本草衍义》:"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

  • 麒麟尾

    《中药大辞典》:麒麟尾药材名称麒麟尾拼音Qí Lín Wěi别名狮尾草(《岭南采药录》),蓬莱蕉、龟背竹(《广州植物志》),羽叶藤、过山标(《广西药植名录》),上树百足、上树蜈蚣(

  •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药材名称刺梨根拼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

  • 木荷

    《中药大辞典》:木荷药材名称木荷拼音Mù Hé别名木艾树(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何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木荷的根

  • 木槿叶

    《中药大辞典》:木槿叶药材名称木槿叶拼音Mù Jǐn Yè出处《履巉岩本草》来源锦葵科植物本槿的叶片。性味①《品汇精要》:"性平,无毒。"②《本草汇言》:&qu

  • 厚膜藻

    药材名称厚膜藻拼音Hòu Mó Z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厚膜藻、拟厚膜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chymenia carnosa J.Ag.;Pachymeniopsis ellip

  • 野苦荬菜

    药材名称野苦荬菜别名苦荬菜[江苏.福建]、秋苦荬菜、墓头回[江苏]、牛舌菜、稀须菜、盘儿草、山林水火草来源菊科野苦荬属植物野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 (Houtt.) Stebb.

  • 茜草根

    药材名称茜草根拼音Qiàn Cǎo Gēn别名血见愁(《土宿本草》),过山龙(《格致余论》),地苏木、活血丹(《纲目拾遗》),红龙须根(《贵州民间方药集》),沙茜秧根(《河南中药手册》),五

  • 牛王肺筋草

    药材名称牛王肺筋草拼音Niú Wánɡ Fèi Jīn Cǎo别名豨莶草、山甘草、大黑理肺散、土玄参、豨仙草、白升麻、灯笼大秦艽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南方糙苏带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