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调和五味

调和五味

食养法则。辛、甘、酸、咸、苦五味各有所利,能发挥各种不同作用,人体对五味的摄入应注意平衡,不得偏嗜。调和五味,实际上包括了人类膳食调配、烹饪调和两方面。在膳食调配上,要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如此才能平衡饮食;在烹饪调和上,重在调和以淡取胜,淡调五味才能得真性、真味

猜你喜欢

  • 伤寒失声

    病证名。系指由伤寒邪客于肺系,肺气壅塞所致之失声。《诸病源候论》卷八:“邪客于肺,肺主声,而通于气,今外邪与真气相搏,真气虚而邪气胜,故声为之不通也。”治宜散寒祛邪。若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者可选用九味

  • 胃风

    病名。①指风邪中于胃者。以腹胀泄下、多汗、恶风为特征。《素问·风论》:“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治宜祛风散寒,温中理气。《圣济总录·胃风

  • 薢宝叶

    出《汉英韵府》。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

  • 汞粉

    出《本草拾遗》。即轻粉,详该条。

  • 计楠

    【介绍】:清代医家。字寿桥。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长于妇科,善用补法,撰《客尘医话》3卷,其中主治妇科,颇具经验之谈;其他关于杂症喉痧诸症亦多有经验。另参订张泰所撰之《类伤寒集补》一书,辑有《一草堂医

  • 阴独八穴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即八风穴。见该条。

  • 经来发热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行发热。详该条。

  • 七死脉

    亦称七怪脉。详七怪脉。

  • 血瘕方

    《类证治裁》卷八方。干姜、炙乌贼骨、桃仁各一两。为末,每服一方寸匕,酒送下,日二次。治血瘕,经行劳动感寒,留络不去,腰腹急痛者。

  • 矿灰

    见《本草纲目》。即石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