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伤寒论注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涌泉疽。见该条。
指小儿心神受到拂逆而致的精神神经症状。《古今医统》:“小儿随其心性,不可触逆;凡有所爱之物,不可强直取之。心神所好,若不遂欲,心气解散,神逐物近,不食不言,神昏如醉,四肢垂軃,状如中恶者,称为物触。”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娑罗子,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又名产后溺血。多因产后血气虚而热乘之,血得热则流散,渗入膀胱,故血随小便出。治宜发灰、滑石,地黄汁调下。若小腹痛者,属败血流入膀胱,宜用小蓟汤主之(归尾、小蓟根、红花
参见痧痘集解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马勃之别名,详该条。
见《救荒本草》。为面根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妇科易知》。指男女性交时,妇女月经适至,俗称撞红。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薏苡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