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药性论》。为蜂蜜之白色至淡黄色者,详蜂蜜条。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麻蕡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又名胞痹。详该条。
用艾炷烧灼或用刺激性药物敷贴穴位使局部皮肤发泡的治疗方法。水泡一般不必挑破,可任其自然吸收。适用于疟疾,头痛,黄疸,神经性皮炎等。
书名。1卷。清·曹心怡撰。刊于1890年。本书论述喉痧(即猩红热)一病的源流、病因、病证、脉象、治法、禁忌等,并附若干治疗方剂。有独到之处,现有《中国医学大成》(附增眉注)本。
见《天宝本草》。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精气败露的颜色。其色显而不泽,枯槁无华。《素问·五脏生成》描述的“青如草兹”、“黄如枳实”、“黑如始”、“赤如衃血”、“白如枯骨”等,均是真脏色的出现,显示内脏有较严重的疾病。例如黄色,若面目全身
【介绍】:见李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