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露兜竻蔃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素问·痹论》。又名湿痹。详湿痹条。
见外科精要条。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十二地支条。
痢疾的古称。见《千金要方》卷十五。因痢下脓血粘腻,排便滞涩难下,故名。《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多由湿火、气食积滞所致。《医学入门》卷五:“湿火滞于肠中,故名滞
【介绍】:见崔嘉彦条。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栀子(姜汁炒黑)、香附(醋炒)各一钱五分,炮姜三分,川芎(童便浸)、黄连(姜汁炒)、橘红各五分,苍术(童便浸,麻油拌炒)八分,神曲(姜汁炒)一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食前
宋代医官职称。系翰林医官院之中级医官,共设4名,辅助院使副使掌管院内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