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脱阳

脱阳

阳气严重耗损,有虚脱倾向的病变。①《难经·二十难》:“脱阳者见鬼。”指阴寒内盛,阳气耗伤太过,以致神气不藏而出现幻觉、幻视、神志异常、呢喃乱语、或大汗淋漓等症状。②指男子因性交而出现虚脱的症状。

猜你喜欢

  • 韭汁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小儿初生时以韭根捣汁煮开灌之;或用甘草煎水,浸韭子汁,涂儿唇上。

  • 脱壳囊痈

    即脱囊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 通乳

    指通下乳汁,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详见催乳条。

  • 转脬

    病名。即转胞。《证治汇补·癃闭》:“转脬者,胞系转戾,脐下并急而痛,小便不通者是也。”详转胞条。

  • 张氏医书七种

    见张氏医通条。

  • 日日新

    见《广州植物志》。为长春花之别名,详该条。

  • 晏食

    即戌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

  • 陈士升

    【介绍】:见陈元赟条。

  • 项与手争

    自我推拿方法名。明·高濂《遵生八笺》:“踊身令起,平身正坐,两手叉项,仰视举首,左右抬摇,使项与手争。”

  • 肠痹

    病名。指大、小肠的气机痹阻,导致多饮而小便不利或飧泄的病症。《素问·痹论》:“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治宜利尿健脾为主。选用五苓散、吴茱萸散、木香丸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