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骨痿。《医宗必读·痿》:“肾痿者,骨痿也。”详骨痿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搜山虎之别名,详该条。
见《千金翼方》。为肉桂药材之一种,系加工除去栓皮者,详肉桂条。
见《滇南本草》。即樱桃枝,详该条。
以两侧同名井穴、背俞对热源的敏感差异测知脏腑、经络虚的方法。一般以点燃的缐香为热源,置于穴上固定高度或有节律的上下雀啄,测定病人感到烫热时所需时间,然后比较两侧读数,高者为虚,低者为实。
古代对黄病的一种分类法。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即黄病候、急黄候、黄汗候、犯黄候、劳黄候、脑黄候、阴黄候、内黄候、行黄候、癖黄候、噤黄候、五色黄候、风黄候、因黄发血候、因黄发痢候、因黄发痔候、因黄
见仁斋直指小儿方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风赤疮痍。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眼生翳障,凡自下而向上发展,且生在黑珠外者,则名外推云。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