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从新》。为化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清·不著撰人《外科集要论法》。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伤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龙利叶之别名。详该条。
即清空膏,见该条。
【生卒】:六世纪【介绍】: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得父许奭之传,历尚药典御、谏议大夫等。父子以医术均闻名于当时。撰有《备急单要方》三卷。
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额骨形成的菱形骨间隙。参见囟条。
病证名。亦名经来下血胞。《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不止,忽下肉胞三五个,状如鸡子大,软如絮,用刀剖开,内如石榴子,昏迷不省人事。宜服用十全大补汤。”
病证名。闪挫腰痛的古称。《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腰者,谓卒然伤损于腰而致痛也。”详闪挫腰痛条。
内科杂病专著。清·郑树珪原作,王满臣等编校。书中用问答体裁阐述了67种内科杂病的证治,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