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医生。济阴(今山东曹县)人。唐太宗时为殿中侍御医。
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和水轮的合称。五轮与五脏生理病理有一定的联系。《河间六书》:“眼通五脏,气贯五轮”。肉轮指上下眼皮(胞睑)部位,属脾,脾主肌肉,与胃相表里,故其疾患多与脾
经穴别名。《医学入门》:“精宫,专主梦遗,十四椎下各开3寸。”所指即志室穴。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即蚕豆壳,详该条。
病证名。指伤寒病的太阴、少阴、厥阴证而言。参见太阴、少阴、厥阴条。
病证名。指小儿因寒邪干心作痛而啼。《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小儿禀受虚怯,厥气上逆,痞而不散,故发心痛而啼也。”治以散寒开窍为主。用苏合香丸。
指形体健康无损。《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君王众庶,尽欲全形。”
【介绍】:清代医家。字载阳。仙居县(今属浙江)人。精于儿科麻症,撰有《麻症集成》(后由王月波参订),采集各家之说,并主张麻症无需切脉,只需察形观色,随症应变,即可决其顺逆吉凶。
元代医官职称。系医学提举司之主要官员,只设1人,始设于1272年(至元九年),官阶从五品。
出《神农本草经》。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