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呃逆论》。指感受外邪所致的呃逆症。邪传半表半里,抑遏少阳者,症见身发寒热,呕逆作呃,脉弦大。治宜和解,用小柴胡汤。热邪结里者,症见内热口渴,唇焦便赤,脉沉数。治宜下热,用承气汤。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白茅花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即《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七。②见《四川中药志》。为峨参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症因脉治》卷二。即家秘天地煎第二方,见家秘天地煎条。
保持精气的充满。《素问·上古天真论》:“不知持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神秘名医录》2卷,已佚。
①十天干组合的变化关系。《标幽赋》:“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参见五门十变条。②古代文献名。为《难经》所引述。
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经闭。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七方。白矾(飞过)、火硝(用雄猪胆三个取汁拌晒干,同矾研合)各二两,雄黄八钱五分,朱砂一两(同雄黄研细合一处),水银一两五钱。先将硝、矾末堆铁锅底中心,用手指按一窝,再将朱、雄末倾放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