蓆是席的异体字。详席疮条。
见《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西中药志》。为木贼之别名,详该条。
即睾丸。《灵枢·经脉》:“筋急则引舌与卵。”
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乃生痤疿。”由肺热脾湿所致,或夏月风热邪毒搏于肌肤而生。其症大者名痤,小者名疿,痤即热疖,大如酸枣,小如黄豆,皮色赤红,内有脓血。疿即痱疮,皮损为小泡,渐变脓疱
参见痘疹全书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见手心毒条。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方。荠苨、石膏各三两,人参、茯神、栝蒌根、煅磁石、知母、葛根、黄芩、甘草各二两。为粗末,取猪腰子一个(去脂膜)、黑豆一合,与水同煮,去腰子、黑豆,入药四钱,再煎去滓,食后服。若
病名。因误食桐油而出现中毒症状者。症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外,还可见发热、气短、肢麻、水肿、心脏扩大、肝肾功能损害等。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桐油毒的药物,如甘草、干柿
为牙齿所在之处。《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