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症因脉治》卷四方。香薷、鲜藿香。以水煎汤调六一散。治热霍乱,湿热所胜,心腹绞痛,上吐下泻,烦闷扰乱,昏不知人。②见《症因脉治》卷二。即四味香薷饮第一方,见四味香薷饮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即和胃,详该条。
即胃苓汤作散剂,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即鳖甲煎丸,见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六十八卷。即手心毒。见该条。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樟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出《素问·病能论》。又名胃脘内痈、胃痈。指痈生于胃脘者。《医学入门》卷六:“胃脘痈因饮食七情火郁,复被外感寒气所隔,使热浊之气填塞胃脘。”初起腹部中脘穴处隐痛微肿,疼痛连心,身发寒热,脉迟紧者
医论著作。明·袁班辑。约刊于崇祯年间。此书辑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结合作者个人的心得,着重阐述辨证论治中的一系列问题。书中首论证治总纲,治病必详于望闻问切,明虚实、别标本,因人、因地、因时用药。袁氏并就治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