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见《卫生宝鉴》卷十三。即黄连消毒散,见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即跟骨。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足后,有强大的肌腱附着。
病名。古代封建贵族为追求长生而恣意服石硫黄或含硫黄丹石药过多中毒。《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硫黄毒的药物。如金星草、胡麻油、米醋、飞廉、细辛、余甘子、乌梅、黑铅、铁浆、朴硝、猪血、羊血、冷猪肉、鸭肉、猪脂
即肾阳。详该条。
恶阻证型之一。多因脾胃素弱,孕后冲脉气盛,致使胃失和降。症见脘闷腹胀,呕吐不食,或食入即吐。宜健脾和胃,调气止呕。方用六君子汤加枇杷叶、藿香、旋复花、砂仁、枳壳。
出《本草经集注》。为雌黄之别名,详该条。
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分。《灵枢·五色》:“蕃者,颊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