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秦艽鳖甲散

药方名称秦艽鳖甲散

处方荆芥(去梗)、贝母(去心)、天仙藤前胡(去芦)、青皮(去白)、柴胡(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秦艽(去芦.洗)、鳖甲(去裙.醋炙),各一两;干葛二两(焙),白芷肉桂(去粗皮)、羌活,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气血劳伤,四肢倦怠,肌体消弱,骨节烦疼,头昏颊赤,肢体枯槁,面色萎黄,唇焦口干,五心烦热,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卧,梦寐不宁,神情恍惚,时有盗汗,口苦无味,不美饮食;及治山岚瘴气,寒热往来,并能治之。

常服养气血,调荣卫,解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稍热服,不拘时候,酒调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卫生宝鉴》卷五:秦艽鳖甲散

药方名称秦艽鳖甲散

处方柴胡鳖甲(去裙襕,酥炙,用九肋者)地骨皮各30克秦艽当归知母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退热除蒸。治虚劳阴亏血虚,骨蒸壮热,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困倦盗汗。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200毫升,加青蒿5叶,乌梅1个,煎至140毫升,去滓,临卧、空腹各一服。

备注方中鳖甲知母当归滋阴养血,秦艽柴胡地骨皮青蒿清热除蒸,乌梅敛阴止汗。诸药合用,既能滋阴养血以治本,又能退热除蒸以治标。临床上常用于结核病的潮热,温热病后期阴亏津伤,余热未尽,以及原因不明的长期反复低热属于阴虚型者。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猜你喜欢

  • 柏煎丸

    药方名称柏煎丸处方黄柏(去粗皮,蜜炙)、黄连(去须)、胡黄连、芦荟、诃黎勒皮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熬猪胆汁和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小儿惊疳,身热颊赤,发枯皮燥,烦满吐痢。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送下。摘

  • 调脾饮

    药方名称调脾饮处方白芍5钱,茯苓5钱,白术1两,甘草1钱,陈皮5分,神曲3钱,白豆蔻2粒。功能主治脏腑不调,肝乘脾土,湿气下行,久泻不愈。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调中散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调中散药方名称调中散处方人参白茯苓各6克丁香20个白术7.5克(炮)甘草15克(炙)紫苏7.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小儿吐泻。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木瓜煎汤,入盐少许温服,不拘

  • 吹鼻龙骨散

    药方名称吹鼻龙骨散处方龙骨半两,乱发1鸡子大(烧为灰)。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鼻衄不止,眩冒欲死。用法用量以少许吹入鼻中。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 调荣散

    《顾松园医镜》卷九:调荣散药方名称调荣散处方丹参2-3钱,桃仁2-3钱,赤芍钱许,刘寄奴2-3钱,玄胡索钱许,泽兰2-3钱,莪术钱许。功能主治瘀血肿胀,或单腹胀大,不恶食,小便赤,大便黑。用法用量热,

  • 颠倒散

    《古今医鉴》卷八:颠倒散药方名称颠倒散处方大黄9克滑石9克 皂角9克功能主治主脏腑实热,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大小便俱不通。用法用量如大便不通,再加大黄9克,如小便不通,再加滑石9克;如大小便俱不

  • 三香丸

    药方名称三香丸处方木香沉香檀香各15克砂仁卜子各24克五灵脂18克制法上药共为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治过服冷水,胸腹痞闷者。用法用量温白开水送下。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 柴苓饮

    药方名称柴苓饮处方柴胡6~9克猪苓茯苓泽泻各6克白术6~9克肉桂3~9克功能主治解表利湿。主风湿发黄,发热身痛,脉紧,表里俱病,小便不利,中寒泄泻。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服。如寒邪胜者,加生姜3~5

  • 导水散

    《辨证录》卷九:导水散药方名称导水散别名导水汤处方王不留行5钱,泽泻3钱,白术3钱。功能主治逐水,利膀胱。主膀胱火旺,小肠不通,眼睛突出,面红耳热,口渴引饮,烦躁不宁。用法用量导水汤(《医学集成》卷三

  • 雏凤丸

    药方名称雏凤丸处方辰砂3钱,当归2钱,芍药2钱,川芎2钱,熟地黄2钱。制法上为细末,用头窝乌骨鸡,雄雌各1只,置放一处,不可与群鸡相混,候生卵时,将初生头卵记放,待生卵数足,将初生卵顶巅上开一窍,将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