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故名。
见《中药志》。即芥子,详该条。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出《五十二病方》。即漏之古称。详漏条。
病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亦名经水乍多乍少。多因肝郁脾虚,久而阴虚生热,冲任失调所致。症见经来血量或多、或少不定,兼见面色萎黄,头目眩晕,饮食不思,五心烦热等。治宜先用清凉散(黄芩、知母、当归、丹皮
出《素问·气穴论》。即阴跷脉的照海穴,阳跷脉的申脉穴,左右共四穴。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买麻藤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见《眼科临症笔记》。即今之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中。其功能为分泌泪液。
【介绍】:见何游条。
小儿生理特点之一。阳是指体内各种功能的活动,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具有物质性的东西;稚阳稚阴是指小儿在功能活动和物质基础上均未臻完善。《小儿药证直诀》: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闫季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