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白桂

白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桂

药材名称白桂

拼音Bái Guì

别名三股筋、滇新樟

来源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树皮、叶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涩、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治感冒,月经不调,寒性胃痛,腹胀,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骨折,湿疹疥疮。

用法用量树皮0.3~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叶适量煎水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白桂

药材名称白桂

拼音Bái Guì

别名沙癞叶、三股筋、香味叶、羊角香、梅根、茶蚬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滇新樟的叶、根皮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cinnamomum caudatum(Nees)Merr.[N.yunnanense H.Liou;N.Poilanei H.Liou]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滇新樟乔木,高5-15(-20)m。枝条圆柱形,有纵向细条纹,被微柔毛;芽小,芽鳞厚而被毛。叶互生;叶柄长8-12mm,近无毛,上面略具槽;叶片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2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至近圆形,坚纸质,两面无毛。下面浅绿色。团伞花序通常5-6花,多数疏离且组成圆锥花序,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长达10cm,序轴上被锈色微柔毛;花两性;苞片钻形,密被锈色微柔毛。花小,黄绿色;花被裂片6,三角状卵圆形,长1.2cm,稍厚,两面被锈色微柔毛;能育雄蕊9,长约1mm,花丝被柔毛,第1、2轮雄蕊花药4室,下2室较大,内向或侧内向,上2室较小,内向,第3轮花药较1、2轮稍狭,下2室外向,上2室几与下2室横排成1列,侧向。退化雄蕊小,近无柄;子房椭圆状卵珠形(梨形),长不及1mm,花柱稍长,柱头盘状。果长椭圆形,长1.5-2cm,成熟时红色;花被片宿存。花期(6-)8-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路旁、溪边、疏林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油53.1%,棕榈酸(palmitic acid)7.6%,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0.6%。硬脂酸(stearic acid)3.8%,油酸(oleic acid) 34.5%,亚油酸(linoleic acid)46.3%,亚麻酸(linolenic acid)7.1%,月桂酸(lauric acid)微量。

性味辛;甘;温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祛瘀。主胃寒脘痛;腹胀;风湿痹痛;半身不遂;痛经;月经不调;风寒感冒;麻疹;跌打损伤;骨折;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叶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狗肾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肾药材名称狗肾别名狗鞭、黄狗肾、广狗肾来源犬科动物犬Canis familiaris L.(雄性)的干燥阴茎和睾丸。四季可收,将附着的肉及油脂去净,晾干或焙干。性状干燥的阴茎枯缩

  • 面根藤

    《中药大辞典》:面根藤药材名称面根藤拼音Miàn Gēn Ténɡ别名蒚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救荒本草》),奶浆藤(《分类草药性》),面根草、狗儿完(《天宝本草》),小旋

  • 山矾根

    《中药大辞典》:山矾根药材名称山矾根拼音Shān Fán Gēn别名土白芷(《闽东本草》)。出处《闽东本草》来源山矾科植物山矾的根。性味《江西草药》:"性平,味苦辛。"归

  • 知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知风草药材名称知风草来源禾本科知风草Eragrostis ferruginea (Thunb.) Beauv.,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

  • 披麻草根

    《中药大辞典》:披麻草根药材名称披麻草根拼音Pī M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秋、冬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茎短而粗,有多层褐色棕皮状

  • 槭叶草

    药材名称槭叶草拼音Qì Yè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Mapleleafgrass别名腊八菜、爬山虎。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椒叶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

  • 藏报春花

    药材名称藏报春花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带叶报春花Primula vittata Bur. et Franch.,以花入药。6~8月采花,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止血。用于小儿高

  • 水菇里

    药材名称水菇里别名水菇藜、红野豆、野黄豆来源豆科水菇里Desmodium henryi A. K. 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麻、涩,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

  • 葫芦七

    药材名称葫芦七拼音Hú Lu Qī别名大救驾、荷叶七(《陕西中草药》),山紫菀(《山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肾叶橐吾的根及根茎。夏、秋采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

  • 猫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毛草药材名称猫毛草别名臭草、金丝草来源禾本科猫毛草Melica scabrosa Tri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北、西北、江苏、山东、四川。性味甘,凉。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