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瘴气

瘴气

病症名。①感受南方山林间湿热瘴毒所致的一种温病。《诸病源候论·瘴气候》:“夫岭南青草黄芒瘴,犹如岭北伤寒也。南地暖,故太阴之时,草木不黄落,伏蛰不闭藏。杂毒因暖而生,故岭南从仲春讫仲夏行青草瘴。季夏讫孟冬,行黄芒瘴。量其用药体性,岭南伤寒,但节气多温,冷药小寒于岭北,时用热药,亦减其锱钵,三分去二。但此病外候小迟,因经络之所传,与伤寒不异。然阴阳受病,会同表里,须明识患源,不得妄攻汤艾。假令宿患痼热,今得瘴毒,毒得热更烦,虽形候正盛,犹在于表,未入肠胃,不妨温而汗之;已入内者,不妨平而下之。假令本有冷,今得温瘴,虽暴壮热烦满视寒,正须温药汗之,汗之不歇,不妨寒药下之。……其一日二日,瘴气在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若寒气在表,发汗及针必愈。三日以上,气浮于上,填塞心胸,使头痛胸满而闷,宜以吐药,吐之必愈。五日已上,瘴气深结在脏府,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②指瘴疟(《外台秘要》)。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穿窟天蛇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②即涌泉疽。见该条。

  • 飞丝尘垢入目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即尘埃入目。

  • 亮裆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取弓箭步,两手由后向前上方亮掌,掌心朝前,指尖相对,目注掌背,上身略前倾,换步时向后转,两手收回至腰后,再向上亮掌。

  • 鬼泣

    病名。见清·周纪常《女科辑要》。指妊娠期乳自出。即乳泣。详该条。

  • 蛀疳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指下疳生于阴茎上者。

  • 眼白球

    即白睛。详该条。

  • 谷癥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多由小儿哺食过度,脾气受伤,不能消磨食物,以致停滞不化,而成腹大颈细,全身黄瘦的病候。参见丁奚疳条。

  • 肩胛骨髎脱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一。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 心肾相交

    脏腑相关理论之一。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益心阴而制心火,使不致过亢为害。这种关系,也称水

  • 腰眼

    经外奇穴名。见《肘后备急方》。别名鬼眼。位于第四、五腰椎棘突间旁开3~4寸处(《中国针灸学》)。一说在“第三腰椎棘突旁开3~4寸凹陷处”(《针灸学简编》)。主治劳瘵,腰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