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饮喘逆

痰饮喘逆

病证名。《症因脉治·喘症论》:“痰饮喘逆之因:饮水过多,脾弱不能四布,水积肠间,成痰成饮,上干肺家。”证见时咳时呕,卧下喘逆,面色虚白,肠中漉漉有声,甚则喘息倚肩。脉多弦滑,如弦紧则为寒饮、弦数为痰热。治疗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甘遂半夏汤二陈汤等。兼表症者用小青龙汤大便闭者,宜导痰汤加大黄,甚者滚痰丸十枣汤等均可用。参见痰喘痰甚喘条。

猜你喜欢

  • 小儿心痛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上腹胃脘部的疼痛。吮乳口气冷者,为冷心痛,治宜温经利气为主,参见小儿心腹痛条;吮乳口气热者,为热痛,用金铃子散。亦可针刺内关、灸膻中。

  • 番海棠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

  • 会维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仓,见该条。

  • 嗌疽

    古病名。《罗氏会约医镜》卷七:“有嗌疽,俗名走马喉痹。”喉痹的一种。详该条。

  • 阴囊毒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即脱囊。见该条。

  • 服药须知

    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

  • 水疡

    病名。出《目经大成》卷二。即水疳。详该条。

  • 橡皮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 白水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 巡经传

    见《此事难知》。即循经传。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