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喘

痰喘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指痰浊壅肺所致的气喘。症见呼吸急促,喘息有声,咳嗽,咯痰粘腻不爽等。治宜祛痰降气为主。《医学入门·痰类》:“痰喘,必有痰声。风痰千缗汤或合导痰汤;痰气,苏子降气汤四磨汤食积湿痰古二母散神保丸大萝皂丸。”《类证治裁·喘症论治》:“痰喘必涤其源,气郁生涎,温胆汤;火动生痰,清膈煎。”《景岳全书·喘促》:“痰盛作喘者,虽宜治痰,如二陈汤六安煎、导痰汤、千缗汤、滚痰丸抱龙丸之类,皆可治实痰之喘也。六君子汤金水六君煎之类,皆可治虚痰之喘也。然痰之为病,亦惟为病之标耳,犹必有生痰之本。故凡痰因火动者,必须先治其火,痰因寒生者,必须先去其寒,至于或因气逆,或因风邪,或因湿滞,或因脾肾虚弱,有一于此,皆能生痰,使欲治痰,而不治其所以痰,则痰终不能治,而喘何以愈哉。”参见喘症条。

猜你喜欢

  • 寒入血室

    病名。《东医宝鑑·内景篇三》:“寒入血室,月经不通,绕脐塞疝痛。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所以作痛,宜桂枝桃仁汤。”(桂枝、赤芍、生干地黄、炙甘草,桃仁、生姜、太枣)。如失于治疗,则寒气益

  • 色鲜明

    ①面目浮肿,色呈明亮状态。《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色鲜明者有留饮。”②与晦暗相对而言。色泽鲜明为有胃气。属正色。

  • 腰背痛

    证名。出《灵枢·五癃津液别》。指腰部疼痛连及背部之症。多因肾气虚弱,风寒侵袭所致。治宜补肾祛邪。可用独活寄生汤、菊花酒。若久坐则腰背作痛,可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参见腰痛条。

  • 天花板

    上腭的俗称。因其状似天花板,故名。

  • 冬花

    出《万氏家抄方》。为款冬花之简称,详该条。

  • 卫强营弱

    见营卫不和条。

  • 陈飞霞

    【介绍】:见陈复正条。

  • 素灵杂解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 上龈里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内上唇粘膜上,当与水沟穴相对处。主治黄疸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 小白花蛇

    见《中药志》。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