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勤轩遗稿》。即内眦。详该条。
多由失血,过度劳神,或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所致。症见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眩晕,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脉细弱等,治宜补血安神。血为阴,故亦作心阴虚。详该条。
病证名。《古今医统》:“经血不通,气血逆行,而上攻于目,故目每害之,满眼红筋,或如血翳包睛之状,甚者血灌瞳人。”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①见《中药志》。为白芥子之别名。②出《孙天仁集效方》。即芥子。各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见该条。
概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
病名。指太阳病证未解,而少阳病证已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景岳全书·伤寒典》:“如太阳先病发热头痛……后见耳聋胁痛,呕而口苦等证者
见《四川中药志》。即茴香根,详该条。
即五输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