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理法

理法

推拿手法名。又名缕法。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用手握住肢体,然后一松一紧,自上而下循序移动。多用于四肢部。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猜你喜欢

  • 李立之

    【介绍】:宋·儿科医生。临安(今杭州)人。以擅长儿科名闻一时。据传有儿患乳搐心者,婴儿忽喑哑,不能出声。令以被裹小儿,掷之于地,儿大惊,遂能声言。时人称其医术高明者。

  • 正色

    又称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泽,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容光焕发,表示气血平和,精气内充,为有胃气、有神之象,属无病的常色。正色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个人基本肤色,视个体而异;客色随气候、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

  • 灌溉中岳

    自我推拿方法名。出《养性书》。又名灌溉中州。中岳即鼻部。手指擦鼻的两旁。有防治感冒、鼻病的作用。《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流》:“《养性书》曰:常以手中指于鼻梁两边揩二、三十遍,令表里俱热。所谓灌溉中岳,

  • 病机沙篆

    书名。明·李中梓撰,清·尤乘增辑。2卷。刊于1667年。全书分列中风、虚劳、噎膈等十二种病证,各证摘录历代医书,分析病机、病因、症状、治法及处方。有论有方,以论为主。本书收入《士材三书》中。

  • 脉阴阳俱浮

    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寸脉属阳,尺脉属阴,两部之脉俱浮。可见于风温病外热已盛,而误用辛温发汗,津液受伤,致使热邪内外充斥,故脉见浮洪。

  • 白薄滑苔舌

    舌苔薄白而滑润的舌象。本舌比白微滑苔的苔上津液较多,似米汤敷于舌面,主外感寒湿,或体内素有寒痰宿饮(见《伤寒舌鉴》)。前者宜祛寒化湿,后者当温化痰饮。

  • 下元不固

    同肾气不固。详该条。

  • 胞肥难产

    病证名。指由于胎体过大,以致难产。《济生方》:“胞肥难产者何?身居富贵,口厌甘肥,聚乐不常,食物无度,既饱便卧致令胞胎肥厚,根蒂坚固,行动气急……致于临产,必是难生。入月可服无忧散(当归、川芎、白芍、

  • 输穴

    ①泛指全身穴位。输,古与俞、腧通。故亦作俞穴或腧穴。②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输。”意为脉气至此已较强盛,犹如水流之注输于深处,故名。输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

  • 清热导痰汤

    《寿世保元》卷三方。人参、姜半夏、陈皮、黄芩、制南星各二钱,白术一钱五分,炒枳实、茯苓、栝蒌仁各三钱,桔梗、甘草各八分,黄连五分。为粗末,加生姜,水煎去滓,入竹沥、姜汁同服。治痰迷心窍,憎寒壮热,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