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王文之

王文之

【介绍】:

清代医家。字子固。籍贯不详。撰《眼科百问》一书(1657年刊)。

猜你喜欢

  • 肝火眩晕

    病证名。《证治汇补·眩晕章》:“肝火眩晕,黑瘦人肾水亏少,肝枯木动,复挟相火,上踞高巅而眩晕。”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偏火旺者,宜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

  • 尿

    ①尿液。又名溺、溲、小便、小溲、前溲、小水、水泉、下泉。尿为津液之余,它的产生,源于肾的化气,经膀胱气化而排出,又与脾对水湿的运化,三焦水道的通调,小肠泌别清浊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尿的排泄,对整体津液

  • 脚手先下难产

    病证名。《傅青主女科》:“妊妇生产之际,有脚先下而儿不得下者,有手先下而儿不得下者。人以为横生倒产,至危之症也,谁知是气血两虚之故乎。……产母之气血足,则胎必顺;产母之气血亏,则胎必逆。顺则易生,逆则

  • 伤寒论本义

    书名。18卷。卷首、卷末各1卷。清·魏荔彤撰于1724年。魏氏注解《伤寒论》,除前有总论外,对六经病、瘥后劳复、霍乱等篇,亦各有总论提要钩玄。卷首并附方有执《阴阳表里图》,闵芝庆《传经论》以及作者对方

  • 陈敬旦

    【介绍】:见陈景魁条。

  • 痘学真传

    书名。8卷。清叶大椿撰。刊于1732年。卷1论痘症病机及诊法;卷2为顺、逆、险三类痘病各十八朝的证治图解,共54图;卷3兼证辨治;卷4作者医案;卷5选录古人医案,共23家;卷6选录古人痘疹论述,共10

  • 导引行气

    养生术语。始见于《灵枢·病传篇》:“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参见导引及行气条。

  • 五石

    炼丹用的五种药物。见《抱朴子内篇·金丹》。五石为:丹砂,雄黄,白,曾青,慈石。

  • 鲎藤

    见《福建民间草药》。又名马鞍藤、马蹄草、海薯藤。为旋花科植物二叶红薯Ipomoea pescaprae(L.)Sweet的全草。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辛、微苦,微寒。祛风除湿,消肿散结。①治风湿痹

  • 王暐

    【介绍】:宋代医生,字养中。东嘉(今四川境内)人。撰《续易简方脉论》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