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代号DU1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道。属督脉。位于背部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间。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五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健忘,惊悸,咳嗽,疟疾,脊背强痛,癫痫;以及神经衰弱,肋间神经
病名。即乳蛾左右两侧峙发者。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见乳蛾条。
郑栎庵《女科万全方传灯》:“室女从不通经者,石人也。”参见石女条。
即睾丸。《疮疡全书·阴囊毒》:“阴囊上肿而痛,……肾子悬挂。”
【介绍】:见陈复正条。
古病名。出《灵枢·经脉》。胗,“唇疡也”(《说文解字》)。详唇疮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肾。肾藏元阴与元阳,故称。参肾条。
即补血。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学家。据藏族史料记载,七世纪时应藏王松赞干布的聘请,到西藏传授医学。同时应聘进藏的还有天竺的巴拉达札、大食的嘎列诺。三人各自译出本国医疗系统的医学著作,并联合编著成《无畏的武器》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