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学说术语。《素问·六微旨大论》:“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指时令未至而岁气先至。按运气学说的理论,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岁运太过之年,如王冰注:“假令甲子岁气有余,于癸亥岁未当至之期,先时而至也。……
又名胃实热。①指小儿胃气充盛,感受热邪,邪与气相搏,充斥阳明,则成实热。症见发热而饮水作渴,喜冷饮食。治宜清泻胃热,用泻黄散。②吐泻昏睡不露睛者,胃实热(《小儿药证直诀》)。③小儿气血旺盛,发热引饮,
又称去瘀生新、活血生新、化瘀行血。是祛除瘀血、流通血脉的方法。血液由于阻滞而变为瘀血,须去除才能使血脉流畅。用桃仁、生地、丹皮、赤芍、当归、川芎、红花、三七、丹参等药。
出《灵枢·五变》。漉,如水滤过之意。漉汗,指汗出淋漓的症状。
自汗证之一。见《赤水玄珠·汗门》。由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故汗液易泄。症见畏寒,倦怠,汗出觉冷。治宜温阳固表。可用芪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即咽唾。见该条。
主气之第五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阳明燥金之气,主秋分后60日又87.5刻。亦即由秋分至小雪,其中包括寒露、霜降、立冬三个节气。参主气条。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医学心悟》卷三方。熟地、当归各四两,白芍(酒炒)三两,川芎一两五钱,牛膝二两,白术、香附(酒、醋、姜汁、盐水各炒一次)、丹参、茺蔚子各四两。为细末,再以益母草一斤,酒、水各半熬膏,和炼蜜为丸,每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