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凉饮子

清凉饮子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清凉饮子

药方名称清凉饮子

处方大黄赤芍药、当归甘草(炒),各二钱。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凉饮子

药方名称清凉饮子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甘草(炙)、大黄(蒸.焙)、赤芍药,各等分。

炮制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血脉壅实,腑脏生热,颊赤多渴,五心烦躁,睡卧不宁,四肢惊掣,及因乳哺不时,寒温失度,令儿血气不理,肠胃不调,或温壮连滞,欲成伏热,或壮热不歇,欲发惊俌。

又治风热结核,头面疮疖,目赤咽痛,疮疹馀毒,一切壅滞,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虚实加减,微溏利为度,食后,临卧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清凉饮子

药方名称清凉饮子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甘草(炙)大黄(蒸、焙)赤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颊赤多渴,五心烦躁,睡卧不宁,四肢惊掣;哺乳不按时,寒温失度,肠胃不调,呕吐,大便秘结;头面生疮疖,目赤咽痛,疮疹余毒。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食后及临卧时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猜你喜欢

  • 健脾胜湿汤

    药方名称健脾胜湿汤处方当归4钱,黄耆8钱,地肤子3钱(炒),茵陈3钱,黄柏3钱,蒺藜3钱(炒),荆子3钱,防风2钱,生石膏6钱,大贝3钱,苍术3钱炒,白芷2钱,五加皮3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倒睫拳毛症

  • 防葵饮

    药方名称防葵饮处方防葵半两,鳖甲半两(醋炙,去裙襕),松萝半两,甘草(生)半两,常山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痰疟寒热,温疫。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未发前徐徐温服。取吐为度。

  • 丹垩散

    药方名称丹垩散处方旧屋梁上旧赤白皮。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夏月痱疮。用法用量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 补心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补心汤药方名称补心汤处方紫石英茯苓人参远志当归茯神甘草紫菀各6克麦门冬12克赤小豆4克大枣5枚制法上十一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心气不足,惊悸汗出,心中烦闷短气,喜怒悲忧悉不自知,

  • 苓甘姜附龙骨汤

    药方名称苓甘姜附龙骨汤处方半夏3钱,甘草2钱,干姜3钱,附子3钱,茯苓3钱,麦冬2钱(去心),龙骨3钱,牡蛎3钱。功能主治癫狂。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有痰者,加蜀漆。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 长春至宝丹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长春至宝丹药方名称长春至宝丹处方鹿茄茸(炙)4两,蚕蛾(炒)4两,鹿角胶(牡蛎粉炒成珠)4两,巨胜子(炒)4两,人参4两,哺退鸡蛋7个(炙黄),枸杞子(酒蒸)4两,当归(酒洗)4

  • 回生至宝丹

    药方名称回生至宝丹处方胆星2钱,雄黄2钱,琥珀2钱,朱砂2钱,冰片2钱,全蝎2钱,巴豆霜1钱,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感冒风寒,瘟疫,中风不语,霍乱吐泻,绞肠痧,中暑,大

  • 茴香益元散

    药方名称茴香益元散处方茴香2钱(微炒黄色),益元散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滞尿淋疼痛。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8分,食前服。摘录《医统》卷七十一

  • 加味柴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柴苓汤处方柴胡、白茯苓、甘草、陈皮、防风、白芍(炒)、当归身、白术(炒)。功能主治小儿伤风咳嗽,面青唇白,体弱。或兼大便不实者。用法用量生姜1片,红枣1枚为引,水煎服。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绝痧方

    药方名称绝痧方别名木八、六十四号归妹方处方甘草1两,明矾1两,食盐1两,川乌1钱,干姜3钱。制法上为细末,米饭捣为丸。功能主治数患痧症。用法用量木八(《痧症全书》卷下)、六十四号归妹方(《杂病源流犀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