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消瘅

消瘅

病名。出《灵枢·五变》。①即消渴病。《儒门事亲》:“消瘅者,众消之总名。”《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参消渴、上消、中消、下消等条。②即热中。《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消瘅,肝心肾三经之阴虚而生内热病也,即经所谓热中,与三消异。”其症阴虚内热肌肉消瘦,脉微细。治宜滋阴清肝,用生地黄饮子玉泉丸等方。参见热中条。

猜你喜欢

  • 重台

    出《神农本草经》。为玄参之别名。详该条。

  • 野鸡子豆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 背阳关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阳关。见该条。

  • 神草

    出《吴普本草》。为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 透针法

    即透穴法。见该条。

  • 问妇女

    问诊中,针对女性的月经、白带、妊娠、产育等方面的情况,作为妇女患者常规问诊内容。

  • 足少阴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阴肾经,见该条。

  • 引水上天河

    小儿推拿治疗方法之一。出《幼科铁镜》。用冷水滴儿大横纹处,两大指自大横纹推至曲池,同时用两手四指拍之,并口吹凉气送之。此法性凉,治热病。

  • 回生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 汪广庵

    【介绍】:见汪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