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草药》。为血风藤之别名。
即胆热。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即昆布,详该条。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病名。《医学纲目》卷十五:“挫喉、气不通者,以冷水徐灌之。”“挫者,摧也。”(《说文》)。损,折之义。泛指因屈仰或损伤所致的呼吸不利。
【介绍】:明代医僧。居住在歙县(今安徽歙县)北八十里的箬岭上,长于针灸,用细毫针治病,有良效。
出《神农本草经》。为虻虫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即蛊注痢,详该条。
痈疽五善之一。精神清爽,声和舌润,疮痬虽疼痛但口不渴,动息自宁者为心善。《外科正宗》:“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润鲜,疮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
出《诗经》。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